《四圣心源》 - 迟数 迟数者,阴阳之气也。九难:数者,府也。迟者,藏也。数则为热,迟则为寒。经脉之动,应乎漏刻,一呼再动,一吸再动,呼吸定息,而脉五动,气之常也。过则为数,减则为迟。藏阴而府阳,数则阳盛而为府,迟则阴盛而... 明灯医学 2022-03-01 2.0W #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 - 浮沉 浮沉者,阴阳之性也。《难经》: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其脉在中。阳性浮而阴性沉,呼出为阳,心肺之气也;吸入为阴,肾肝之气也。 心肺之脉俱浮,浮而散大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 明灯医学 2022-03-01 2.1W #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 - 浮沉大小 五藏之脉,心肺俱浮,肾肝俱沉,脾胃居沉浮之间。阳浮而阴沉,其性然也。 然阳主降而阴主升,阳体虽浮而内含降意,则浮中带沉;阴体虽沉而内含升意,则沉中带浮。沉而微浮,则阴不下走;浮而微沉,则阳不上飞。若... 明灯医学 2022-03-01 2.0W #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 - 真藏脉义 土者,四维之中气也。脾以阴土而含阳气,故脾阳左升则化肝木;胃以阳土而胎阴气,故胃阴右降则化肺金。金降于北,凉气化寒,是谓肾水;木升于南,温气化热,是谓心火。肺肝心肾,四象攸分,实则脾胃之左右升降而变... 明灯医学 2022-03-01 2.1W #四圣心源
《四圣悬枢》 - 附仲景温义 仲景《伤寒》: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热灼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 明灯医学 2022-03-01 2.1W #四圣悬枢
《四圣悬枢》 - 附岐伯温义 《素问·热论》: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热病者,伤寒之类,非伤寒也。 岐伯对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 明灯医学 2022-03-01 2.1W #四圣悬枢
《喉舌备要秘旨》 - 附∶治鸦片烟饮奇效方 服此方者,一面吸烟。一面服药,至八日十日后,则可早可晏。可多可少,可吸可不吸,妙在不用劫药,不用烟灰,其饮自化,应验多多,爰序于下。 鸦片烟流毒内地,受害良多,其中亦有急思改悔者,又莫得其方。市肆中... 明灯医学 2022-03-01 2.8W #喉舌备要秘旨
《四圣心源》 - 寸口人迎脉法 气口者,手太阴经之动脉,在鱼际之下。人迎者,足阳明经之动脉,在结喉之旁。太阴行气于三阴,故寸口可以候五藏;阳明行气于三阳,故人迎可以候六府。以太阴为五藏之首,阳明为六府之长也。 藏阴盛则人迎小而寸口... 明灯医学 2022-03-01 2.0W #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 - 寸口脉法 饮食入胃,腐化消磨,手太阴散其精华,游溢经络,以化气血。气血周流,现于气口,以成尺寸。 气口者,手太阴肺经之动脉也。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尺为阴而寸为阳。关者,阴阳之中气也。寸口在鱼际之分,关上在太渊... 明灯医学 2022-03-01 2.2W #四圣心源
《喉舌备要秘旨》 - 舌下重生小舌 舌根肉壅肿叠出,短小如舌者是,用黄柏和竹沥泡一夜,取汁点之。 又方,巴豆半粒、饭四五粒、共捣烂为饼,如黄豆大,贴在印堂中,待四围起泡,去之即愈。 各项舌病皆效。... 明灯医学 2022-03-01 2.6W #喉舌备要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