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垂教》 - 关于慢性咽炎证治的再讨论 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中医研究室主任 余国俊 女患,38岁,1992年5月23日初诊。 3年多来咽部干涩,微痛,灼热,有异物感,吞不下、吐不出,有时干咳,声嘶;上午较轻,下午、晚上较重。西医诊断为慢... 明灯医学 2022-03-01 2.8W #名师垂教
《吴医汇讲》 - 论犀角、升麻 按朱南阳有“如无犀角、以升麻代之”之说,以其同于一透也,朱二允以此二味升降悬殊为辩,余谓尚非确论。夫犀角乃清透之品,升麻乃升透之味,一重于清,一重于升,其性不同,其用自异,未尝闻有异而可代者也。若夫... 明灯医学 2022-03-01 2.4W #吴医汇讲
《名师垂教》 - 乳癖治法补议 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中医研究室主任 余国俊 例1 女患,30岁,1986年3月21日初诊。 2年来双侧乳房胀痛,痛处可扪及串珠状小结节,质韧不硬,肿瘤科诊断为“乳腺小叶增生”。予服“乳块消”合剂1... 明灯医学 2022-03-01 3.2W #名师垂教
《名师垂教》 - 活血祛瘀与调经 山东中医学院教授 杨雅西 患者,女,36岁,已婚。因月经量多伴腹痛数年,近几个月加重而前来就诊。 述月经周期尚正常,但经量多,行经第一日经色微黑不多,第二三日经量多,色紫红,有紫黑血块,并伴小腹疼... 明灯医学 2022-03-01 3.0W #名师垂教
《吴医汇讲》 - 烂喉丹痧论 近来丹痧一症,患者甚多,患而死者,亦复不少,世人因方书未及,治亦无从措手,或云辛散,或云凉解,或云苦寒泄热,俱师心自用,各守专门,未尝探其本源。按仲师《金匮》书,“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 明灯医学 2022-03-01 2.8W #吴医汇讲
《名师垂教》 - 妊娠6个月头晕肢体麻木 湖南中医学院副教授 熊继柏 吴X X,女,26岁,1977年6月就诊。 患者自诉1976年怀孕6个月时,自觉头晕,耳鸣,心烦,四肢麻木,以致坐立不稳。当地医生曾作眩晕病治疗,效果不显。不久又出现全... 明灯医学 2022-03-01 2.6W #名师垂教
《吴医汇讲》 - 读书须辨讹字 喻嘉言《秋燥论》曰∶《生气通天论》谓秋伤干燥,误传“伤燥”为“伤湿”,解者竟指燥病为湿病,遂至《经》旨不明。烈按∶此一字之讹,而有毫厘千里之谬,诸书中传写讹字颇多,读书者自须具眼... 明灯医学 2022-03-01 2.2W #吴医汇讲
《吴医汇讲》 - 读书须汰衍说 张会卿曰∶疟疾一证,《内经》言已详尽,后世议论烦多,反资疑贰,兹举陈氏《三因》之说,以见其概。如内因五脏之疟,在《内经》所言,不过为邪在何经之辨,原非谓七情所伤也。再若不内外因,或以疟邪乱神,因致狂... 明灯医学 2022-03-01 2.4W #吴医汇讲
《吴医汇讲》 - 读书须剔错处 王安道《内伤余议》曰∶东垣《内外伤辩》有曰饮食劳倦伤而内热者,乃阴火乘其坤土也。又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惟宜温药以补元气而泻火邪,《内经》曰温能除大热耳。按“阴火”二字,《灵》《素》《难经》未尝言,... 明灯医学 2022-03-01 2.1W #吴医汇讲
《名师垂教》 - 温药下法大黄附子汤加味治疗尿毒症 桂林医学院附院中医科 王群珠 患者,朱X X,男,42岁,教师,合浦县人。患者因左肾结石1.5cmX2cm导致肾积水,1983年1月行左肾切除术。术后4年来,易于感冒。近期面色萎黄,四肢浮肿,恶心... 明灯医学 2022-03-01 2.4W #名师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