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统大全》 - 变蒸论 国中小儿变蒸者,阴阳水火变蒸于气血,而使形体成就。是五脏之变蒸,而七情所由生也。 变者,性情变易也。蒸者,身体蒸热也。儿当变蒸之候,身上温温壮热,上唇头起白泡珠如鱼目,耳尻俱冷,目无光彩,微欲惊而不... 明灯医学 2022-03-01 1.9W #古今医统大全
《古今医统大全》 - 幼幼汇集(上)\ 论色脉 《素问》曰∶神之变也,其华在面,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儿者也。钱氏云∶左颊为肺,额上为心,鼻上为脾,下颏为肾。赤者热也。随证施治之。 《全婴方》云∶左颊属肝,东方之位,春... 明灯医学 2022-03-01 2.3W #古今医统大全
《古今医统大全》 - 晒衣法 大抵儿衣日晒夜收,不可露天过夜,次早与儿穿上,致染湿热,使儿不安。此则所谓八邪之害,久则令儿黄瘦腹痛,身七壮热,夜间啼哭,或生疮疥。世俗谓之无辜疾,谓其衣在露天过夜,染着无辜鸟屎,令儿致疾,故曰无辜... 明灯医学 2022-03-01 1.8W #古今医统大全
《古今医统大全》 - 断脐法 《千金》论曰∶凡断脐,切不可刀割,咬断后缠结。所留脐带,令致儿足跌上,短则中寒,令儿肚中不调,或成内钓。若先断脐,然后浴者,水入脐中,则令腹痛。其脐断讫,连脐带中多有虫者,宜急剔拨去,不然则入腹成疾... 明灯医学 2022-03-01 1.8W #古今医统大全
《古今医统大全》 - 藏胎衣法 凡儿衣盛于新瓶内,以青帛裹其瓶口,上仍用砖密盖头,置便宜处。待满三日,然后根据月吉地向阳高燥之处埋地三尺,瓶上土浓二尺,须牢筑,令儿长寿有志。若藏衣不谨,令儿不利。... 明灯医学 2022-03-01 2.3W #古今医统大全
《古今医统大全》 - 裹脐法 《千金》论曰∶裹脐须令白练柔软,方四寸,新绵浓半寸,与帛等合之。缓急得中,急则令儿吐 。儿生二十日乃解脐视之,或燥刺其腹,疼啼叫,当解之,易衣再裹。解脐须闭户下帐,冬间用火,令脐里温暖。... 明灯医学 2022-03-01 1.7W #古今医统大全
《古今医统大全》 - 下胎毒法 凡下胎毒,只宜用淡豆豉煎浓汁,与三五日,其毒自下,又能助养脾气,消化乳食。 用淡豆豉是无盐的。 杨氏曰∶小儿在胎受病非一,大抵里气郁结,壅闭不通,宜取下胎毒为妙。... 明灯医学 2022-03-01 1.9W #古今医统大全
《古今医统大全》 - 初生回气法 小儿初生,或有气怯而欲绝者,必因难产或受寒所致,不可便断脐带。急烘绵絮包裹怀中,以胎衣置火上烧燃,又用大纸捻蘸清油,烧于脐带上下,使暖气入腹,须臾气回。... 明灯医学 2022-03-01 1.7W #古今医统大全
《古今医统大全》 - 幼幼汇集(上)\ 小儿初生总论(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初生回气法 小儿初生,或有气怯而欲绝者,必因难产或受寒所致,不可便断脐带。急烘绵絮包裹怀中,以胎衣置火上烧燃,又用大纸捻蘸清油,烧于脐带上下,使暖气入腹,须臾气回。... 明灯医学 2022-03-01 1.8W #古今医统大全
《古今医统大全》 - 幼幼汇集(上)\ 除胎毒 方书皆云∶小儿一出腹啼声未发之时,急用绵裹指拭去口内恶汁,固是良法。而仓猝之际或有不及者,故有黄连、甘草、朱、蜜等法,用之殊佳。东垣云∶只须淡豆豉一味煎汤,与三五口,其毒自下,又能助胃气也,尤妙。... 明灯医学 2022-03-01 1.7W #古今医统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