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 - 奇经八脉第二 黄帝问曰∶脉行之逆顺奈何?岐伯对曰∶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曰∶少阴之脉独下行何也?曰∶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颡... 明灯医学 2022-03-01 1.9W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 - 阴阳二十五人形性血气不同第十六 黄帝问曰∶人有阴阳,何谓阴人,何谓阳人?少师对曰∶天地之间,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此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血气亦不同也。... 明灯医学 2022-03-01 2.0W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 - 津液五别第十三 黄帝问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暑衣浓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不知其何由生?岐伯对曰∶水谷皆入于口,其味... 明灯医学 2022-03-01 1.9W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 - 阴阳清浊精气津液血脉第十二 黄帝问曰∶愿闻人气之清浊者,何也?岐伯对曰∶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阴,浊者注阳。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下行于胃。清者上行,浊者下行。清浊相干,名曰乱气。 曰∶夫阴清而阳浊,浊中有清,清中... 明灯医学 2022-03-01 1.9W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 - 营卫三焦第十一 黄帝问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安从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岐伯对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气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 明灯医学 2022-03-01 2.2W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 - 营气第十 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气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循臂内上廉。注手阳明上行至面。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 明灯医学 2022-03-01 2.5W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 - 四海第八 人有四海,十二经水者皆注于海。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胃者为水谷之海,其 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 上在大杼,下出巨虚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 上在柱骨之上下,前在人... 明灯医学 2022-03-01 2.4W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 - 十二经水第七 黄帝问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夫十二经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合而以治奈何?刺之深浅,灸之壮数,可得闻... 明灯医学 2022-03-01 2.3W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 - 林序 臣闻通天地人曰儒,通天地不通人曰技,斯医者虽曰方技,其实儒者之事乎。班固序《艺文志》,称儒者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此亦通天地人之理也。又云∶方技者,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非能通三才之奥,安能及国... 明灯医学 2022-03-01 2.5W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 - 十二原第六 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者,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骨之气味者也。五脏有疾,出于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知五脏之害矣。... 明灯医学 2022-03-01 2.4W #针灸甲乙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