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本草》 - 梁·陶隐居序 隐居先生在乎茅山岩岭之上,以吐纳余暇,颇游意方技,览本草药性,以为尽圣人之心,故撰而论之。旧说皆称《神农本经》,余以为信然。昔神农氏之王天下也,画易卦,以通鬼神之情;造耕种,以省杀害之弊;宣药疗疾,... 明灯医学 2022-02-28 2.5W #新修本草
《新修本草》 - 孔志约序 盖闻天地之大德曰生,运阴阳以播物;含灵之所保曰命,资亭育以尽年。蛰穴栖巢,感物之欲之道方滋。而五味或爽,时昧甘辛之节;六气斯 ,易愆寒燠之宜。中外交侵,形神分战。 饮食伺舋,成肠胃之眚;风湿候隙,遘... 明灯医学 2022-02-28 3.2W #新修本草
《敖氏伤寒金镜录》 - 结语 以上三十六舌.乃伤寒验舌之快捷方式.临症用心处之.百无一失. 【介按】以上验舌之法.确系诊断伤寒之快捷方式.兹以舌之部位言之.则舌尖属上脘.舌心属中脘.舌根属下脘.全舌属胃.中心亦属胃.舌尖属心.舌... 明灯医学 2022-02-28 2.5W #敖氏伤寒金镜录
《敖氏伤寒金镜录》 - 后序 伤寒之病.传变不一.瞬息之间.死生决焉.专门之医.每病于此.予观古虞廷尉陈君彦材所送金镜一录.元敖氏立辨三十六舌图.法详以证.症附以方.明白简要.可以使人缘形以察脉.由粗而得精.中砭剂于膏肓.寄死生... 明灯医学 2022-02-28 2.4W #敖氏伤寒金镜录
《敖氏伤寒金镜录》 - 第三十五·根黑尖黄舌 舌根微黑尖黄.脉滑者.可下之.脉浮者.当养阴退阳.若恶风寒者.微汗之.用双解散.若下利.用解毒汤.十全七八也. (图缺) 【介按】伤寒传里化热.则舌苔变黑.自舌中黑起延至根尖者.较多.自根尖黑起延至... 明灯医学 2022-02-28 2.6W #敖氏伤寒金镜录
《敖氏伤寒金镜录》 - 第三十二·边红黑心舌 舌见外淡红心淡黑者.如恶风.表未罢.用双解散加解毒汤相半.微汗之.汗罢即下.如结胸烦躁.目直视者.不治.非结胸者.可治. (图缺) 【介按】伤寒入里化热.由阳明而入三阴.舌即边红而中淡黑.如外证恶风... 明灯医学 2022-02-28 2.4W #敖氏伤寒金镜录
《敖氏伤寒金镜录》 - 第二十五·中黄边白舌 舌见四围白而中黄者.必作烦渴呕吐之症.兼有表者.五苓散、益元散兼服.须待黄尽.方可下也. (图缺) 【介按】表邪未罢.将欲化热.则舌见边白中黄.其苔必然粘腻.因为水停胸中而津不升.则作烦渴,甚则渴欲... 明灯医学 2022-02-28 2.4W #敖氏伤寒金镜录
《敖氏伤寒金镜录》 - 第三十一·黄苔黑中舌 舌见黄中黑至尖者.热气已深.两感见之.十当九死.恶寒甚者.亦死.不恶寒而下利者.可治.宜用调胃承气汤主之. (图缺) 【介按】两感者.即阴阳俱伤、表里同病也.如太阳与少阴同病.则头痛与口干、烦满.阳... 明灯医学 2022-02-28 2.4W #敖氏伤寒金镜录
《敖氏伤寒金镜录》 - 第二十七·根黄尖白舌 舌见根黄尖白者.表少里多.宜天水散一服.凉膈散二服.合而服之.脉弦者.防风通圣散主之. (图缺) 【介按】舌根属下脘.舌尖属上脘.此舌根黄尖白.病系外寒里热.即世俗所谓寒邪包火之症.或表邪入里.已成... 明灯医学 2022-02-28 2.0W #敖氏伤寒金镜录
《敖氏伤寒金镜录》 - 第二十一·黄心舌 舌有黄心色者.必初白苔而变黄色也.皆表而传里.热已入胃.宜急下之.若下迟必变黑色为恶症.为恶亢害鬼贼. 邪气深也.不治.宜用调胃承气汤下之. (图缺) 【介按】伤寒由表入里.舌苔必然先白后黄.及至纯... 明灯医学 2022-02-28 2.3W #敖氏伤寒金镜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