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正宗》 - 自序 孔子为政,必先正名者。名不正,则言不顺,事不成也。医学操人生杀之权,岂可不正其名乎!吾国医学,所以异夫欧西者,我重气化,而彼重形质;彼炫科学,而我求哲理也。惟其重气化,而求哲理,故不尽可以言传,而必... 明灯医学 2022-02-28 1.9W #温病正宗
《温病正宗》 - 第三节 瘟疫专书之概论 瘟疫,急性传染病也。自《内经》以下,无书不载,可谓详且尽矣。然瘟疫之来,以时代而异,以风土为移,故古今方药不同,南北治疗迥异。且变生顷刻,祸不旋踵,非斩关夺隘之将,不克获除暴安良之功。兹将其专书,略... 明灯医学 2022-02-28 1.9W #温病正宗
《温病正宗》 - 周序 民国十有五年秋,忠客芝城军次,得识湘乡王松如先生,气宇轩昂,片言雅合。时先生长宁乡盐政,兼任八军二十五团少校军需,及同级军医。先生综核计划,条理井然。全部官兵,与地方民众,患病请诊,户为之穿,应接从... 明灯医学 2022-02-28 1.9W #温病正宗
《温疫论》 - 妇人时疫 妇人伤寒时疫,与男子无二,惟经水适断适来,及崩漏产后,与男子稍有不同。 夫经水之来,乃诸经血满,归注于血室,下泄为月水。血室者一名血海,即冲任脉也,为诸经之总任。经水适来,疫邪不入于胃,乘势入于血室... 明灯医学 2022-02-28 2.7W #温疫论
《温疫论》 - 温疟 凡疟者寒热如期而发,余时脉静身凉,此常疟也,以疟法治之。设传胃者,必现里证,名为温疟,以疫法治者生,以疟法治者死。里证者下证也,下后里证除,寒热独存者,是温疫减,疟证在也。疟邪未去者,宜疏,邪去而疟... 明灯医学 2022-02-28 2.6W #温疫论
《温疫论》 - 正名 《伤寒论》曰∶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后人省“ ”加“ ”为瘟,即温也。 如病证之“证”,后人省文作“证”,嗣后省“言”加“ ”为症。又如滞下,古人为下利脓血,盖以泻为下利,后人加“ ”为“痢”。... 明灯医学 2022-02-28 2.3W #温疫论
《温疫论》 - 论轻疫误治每成痼疾 凡客邪皆有轻重之分,惟疫邪感受轻者,人所不识,往往误治而成痼疾。假令患痢,昼夜无度,水谷不进,人皆知其危痢也。其有感之轻者,昼夜虽行四五度,饮食如常,起居如故,人亦知其轻痢,未尝误以他病治之者,凭有... 明灯医学 2022-02-28 2.1W #温疫论
《温疫论》 - 知一 邪之着人,如饮酒然。凡人醉酒,脉必洪而数,气高身热,面目俱赤,乃其常也。及言其变,各有不同∶有醉后妄言妄动,醒后全然不知者;有虽沉醉而神思终不乱者;醉后应面赤而反刮白者;应痿弱而反刚强者;应壮热而反... 明灯医学 2022-02-28 2.2W #温疫论
《温疫论》 - 停药 服承气腹中不行,或次日方行,或半日仍吐原药,此因病久失下,中气大亏,不能运药,名为停药,乃天元几绝,大凶之兆也。宜生姜以和药性,或加人参以助胃气,更有邪实病重剂轻,亦令不行。... 明灯医学 2022-02-28 2.1W #温疫论
《温疫论》 - 神虚谵语 应下稽迟,血竭气耗,内热烦渴谵语,诸下证具,而数下之,渴热并减,下证悉去,五六日后,谵语不止者,不可以为实,此邪气去,元神未复,宜清燥养荣汤,加辰砂一钱。郑声谵语,态度无二,但有虚实之分,不应两立名... 明灯医学 2022-02-28 1.8W #温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