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萃精》 - 虚吐 小儿虚吐,多因胃气虚弱,不能消纳乳食,致成此证。其候精神倦怠,囟门煽动,睡卧露睛,自利不渴,频频呕吐,古法主丁沉四君子汤(如人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丁香、沉香,引用煨姜)。 〔真按〕小儿因虚而吐... 明灯医学 2022-02-27 2.0W #儿科萃精
《儿科萃精》 - 痰饮吐 小儿饮水过多,以致停留胸膈,变而为痰,痰因气逆,遂成呕吐之证,其候头目眩晕,面青,呕吐痰水涎沫也。 古法主香砂二陈汤(如二陈汤本方加藿香、砂仁)。 虚者古方主香砂六君子汤(如六君子汤本方加藿香、砂仁... 明灯医学 2022-02-27 2.1W #儿科萃精
《儿科萃精》 - 热吐 小儿热吐之证,或因小儿过食煎 之物,或因乳母过食浓味,以致热积胃中,遂令食入即吐,口渴饮冷,呕吐酸涎,身热唇红,小便赤色,古法主加味温胆汤(如陈皮、半夏、茯苓、麦冬、炒枳实、生甘草、竹茹、姜炒黄连,... 明灯医学 2022-02-27 2.0W #儿科萃精
《儿科萃精》 - 泻解 《经》曰∶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泻泄。夫泄泻无不本于脾胃,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脾健则胃和,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脾胃受伤,... 明灯医学 2022-02-27 1.9W #儿科萃精
《儿科萃精》 - 吐解 《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呕吐酸,皆属于热。又曰∶寒气客于肠胃,厥逆而出。故痛而呕。是呕吐一证,皆诸逆上冲所致也。如溢乳、 乳、呕哕,皆与呕吐相似,不可概以呕吐治之。惟诸逆上冲,始得谓之呕吐。... 明灯医学 2022-02-27 2.2W #儿科萃精
《儿科萃精》 - 马脾风 小儿暴喘,俗谓之马脾风,因寒邪客于肺俞,寒化为热,闭于肺经,故胸高气促,肺胀喘满,两胁煽动,陷下作坑,鼻窍煽张,神气闷乱,初起古法主五虎汤(如蜜炒麻黄、炒杏仁、生甘草、石膏、细茶等味)。 〔真按〕小... 明灯医学 2022-02-27 2.1W #儿科萃精
《儿科萃精》 - 伤食吐 小儿因饮食无节,过食油腻,或面食等物,以致壅塞中脘而吐。其证肚腹胀热,恶食口臭,频吐酸粘,眼胞虚浮,身体发热。古法主先用三棱丸止其吐(如煨三棱、陈皮、姜制半夏、炒神曲、姜制黄连、枳实、丁香,共研细末... 明灯医学 2022-02-27 2.1W #儿科萃精
《儿科萃精》 - 盗汗 小儿盗汗有二,虚实两分∶心虚者,阴气不敛也,睡则多惊,古法主酸枣仁汤(如当归、炒白芍、生地、茯苓、炒酸枣仁、炒知母、炒黄柏、五味子、人参、炙黄 等味)。 心热者,火伤于阴也,身多烦热,古法主当归六黄... 明灯医学 2022-02-27 2.0W #儿科萃精
《儿科萃精》 - 吐血 小儿吐血不咳嗽者,多因内热,致血妄行上逆也。古法主犀角地黄汤(方见本门衄血)。 若因努劳吐血者,兼咳嗽,古法主先用桃仁承气汤,以破逐之(如桃仁、大黄、芒硝、甘草、桂枝,加当归、白芍、苏木、红花四味)... 明灯医学 2022-02-27 2.3W #儿科萃精
《儿科萃精》 - 便血 小儿大便下血,皆因恣食肥甘,致生内热,伤阴络也。若血色黯而浊,肛门肿痛,先血后粪者为近血,名曰脏毒。若血鲜而清,腹中不痛,先粪后血者为远血,名曰肠风。故便血属脏毒者,肛门每多肿痛,初起古方主皂刺大黄... 明灯医学 2022-02-27 2.2W #儿科萃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