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治法心要》 - 大头天行病(第十五) 此湿气在高巅之上,从两颐颊热肿者是也,俗云鸬温。东垣有方,羌活、酒芩、酒蒸大黄,随病加减,切勿用降药。十五、六日服小柴胡汤。不效仍用发散,紫苏、陈皮治效。东垣云∶阳明邪热太甚,资实少阳相火而为之,视... 明灯医学 2022-02-27 2.0W #丹溪治法心要
《丹溪治法心要》 - 霍乱(第二十三) 内有所积,外有所感,见成吐泻,不彻者,还用吐,提其气起,吐用二陈汤加减或盐汤或盐水皆可吐。 治霍乱∶苍术 浓朴 陈皮 葛根(以上各一钱半) 滑石(三钱) 白术(二钱) 木通(一钱) 甘草(炙) 又法... 明灯医学 2022-02-27 1.9W #丹溪治法心要
《丹溪治法心要》 - 伤风(第十二) 属肺者多。一本云∶专主乎肺。 一男子素嗜酒,因冒风寒衣薄,遂觉倦怠,不思食者半月,至睡徒大发热,疼如被杖,微恶寒,天明诊之,六脉浮大,按之豁豁然,左为甚,作极虚受风寒治之。以人参为君,白术、黄 、当... 明灯医学 2022-02-27 1.8W #丹溪治法心要
《丹溪治法心要》 - 注夏(第六) 属阴虚元气不足。戴云∶秋初夏末,头痛脚软,食少体倦,身热者是,脉弦而大,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升麻,加炒柏;宜生脉散,麦门冬、五味子、人参,出《千金方》;或补中益气汤中去柴胡、升麻,加炒柏、芍药;挟痰加... 明灯医学 2022-02-27 2.0W #丹溪治法心要
《丹溪治法心要》 - 伤寒(第三) 主乎温散,有卒中天地之寒气,口伤生冷之物,外感无内伤用仲景法。若挟内伤,补中益气汤加发散之药,必先用参 托住正气。中寒胃气大虚,法当温散理中汤,甚者加附子。中寒仓卒受感,其病即发而暴。盖中寒之人,乘... 明灯医学 2022-02-27 1.7W #丹溪治法心要
《丹溪治法心要》 - 火(第十) 阴虚火动难治。虚火可补,实火可泻,轻者可降,重者则从其性而升之。火郁可发,当看何经。凡气有余便是火,火过甚重者必缓之,以生甘草兼泻兼缓,参术亦可。有可发者二,风寒外来者可发,郁者可发。有补阴则火自降... 明灯医学 2022-02-27 1.6W #丹溪治法心要
《丹溪手镜》 - 音释(三十四) ?(音曷,中热也。) 鼾(希连音汗,平卧息也。) 鼽(音求,病寒寒也。) ?(音查,壮加切,鼻上炮也。) ?(音宽,音坤,尻也。) ?(挈去区三音,腋下也。) ?(音附,肺附也。) ?(音嗔,充人切... 明灯医学 2022-02-27 2.5W #丹溪手镜
《丹溪手镜》 - 妇人胎产(二十八) 脉平而虚者乳子。 心脉洪大而滑,肺脉微而不浮;肝脉微横不绝皆妊。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搏者,逼近于下。别者,别出于上,气和血调,阳施阴化,谓之有子。) 少阴脉动甚者,妊子(少阴脉,心脉也。) 尺中按... 明灯医学 2022-02-27 2.2W #丹溪手镜
《丹溪治法心要》 - 胃风(第八) 胃风脉,右关弦而缓带浮,初饮食讫,乘风凉而致。其症饮食不下,形瘦腹大恶风,头多汗,膈塞不通,胃风汤正治此。亦看挟症加减。... 明灯医学 2022-02-27 2.1W #丹溪治法心要
《丹溪治法心要》 - 中风(第一) 大率主血虚、有痰,以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或作血虚挟火与湿。大法去痰为主,兼补姜汁不可少。《内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刘河间以为内伤热病;张仲景以为外邪之感。风之伤人,在肺脏为多。半身不遂,大率... 明灯医学 2022-02-27 2.0W #丹溪治法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