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 - 攻略 攻方之制。攻其实也。凡攻气者攻其聚。聚可散也。攻血者攻其瘀。瘀可通也。攻积者攻其坚。在脏者可破可培。在经者可针可灸也。攻痰者攻其急。壮实者暂宜解标。多虚者只宜求本也。但诸病之实有微甚。用攻之法分重轻... 明灯医学 2022-03-02 2.9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和略 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和之为义广矣。亦犹土兼四气。其于补泻温凉之用。无所不及。务在调平元气。不失中和之为贵也。故凡阴虚于下而精血... 明灯医学 2022-03-02 2.8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金液丹(局方) 治阴极发躁。厥冷脉伏。爪甲唇青。水肿脉伏。小便不通。阴结畏寒。大便秘。 明净硫黄五两。研细水飞入炀成罐内。水调赤石脂末封口。盐泥通身固济候干。三足钉钉于地。将罐放钉上。慢火烧养七昼夜。再加顶火。用炭... 明灯医学 2022-03-02 3.5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补略 补方之制。补其虚也。凡气虚者宜补其上。人参、黄 之属是也。精虚者宜补其下。熟地、枸杞之属是也。阳虚者宜补而兼暖。桂、附、干姜之属是也。阴虚者宜补而兼清。门冬、芍、地之属是也。此固阴阳之治辨也。其有气... 明灯医学 2022-03-02 3.2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驻车丸(千金) 治阴虚下痢发热。脓血稠粘。及休息痢。 阿胶(三两) 黄连(炒黑) 当归(各两半。) 干姜(炮。一两) 上四味。捣筛。醋煮阿胶为丸。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昼夜三服。米饮下。三车运精气神。分治三焦。以调... 明灯医学 2022-03-02 2.6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备急丸(金匮) 治心腹卒痛如锥刺。宿食冷积胀满。 巴豆(去皮心膜。用霜一钱。) 干姜(生。二钱) 大黄(三钱) 上三味。为末。炼白蜜丸。如小豆大。温水送下。二三十丸。妊娠禁用。按备急丸治寒实结积之峻药。凡伤寒热传胃... 明灯医学 2022-03-02 3.3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抵当汤(玉函) 治蓄血少腹硬满。小便自利。 水蛭(熬黑。如无。以鲮鲤甲生漆涂炙代之。) 虻虫(去翅足。熬各三十枚。) 大黄(酒浸。一两。)桃仁(去皮尖。三十枚。) 上四味。水煎去滓。取三升。温服一升。不下再服。按此... 明灯医学 2022-03-02 3.0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小承气汤(玉函) 治少阳阳明府证。 大黄(四钱。生用。) 浓朴(六钱。) 枳实(三枚。炙。) 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勿服之。经云。亢则害。承乃制。专取大黄以制亢极之害也。 承气汤证有三。太阳之邪初传阳... 明灯医学 2022-03-02 2.3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凉膈散(局方) 治温热时行。表里实热。及心火亢盛。目赤便秘。胃热发斑。 大黄(酒浸。二两) 芒硝(一两) 甘草(炙。六钱) 连翘(一两) 黄芩(一两)山栀(八钱) 薄荷(七钱) 为散。每服四五钱。加竹叶十五片。水煎... 明灯医学 2022-03-02 2.5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崔氏八味丸(金匮作汤。名生料八味丸) 治肾脏真阳不足。火不归原。 熟地黄(八两) 山茱萸肉 干山药(微焙。各四两) 牡丹皮 白茯苓(去皮) 白泽泻(去毛。各三两) 附子(童便浸煮。去皮脐。切) 肉桂(去粗皮。勿见火。各一两) 上八味。为... 明灯医学 2022-03-02 2.7W #张氏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