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 - 厥 经云。厥之为病也。足暴清。胸将若裂。肠若以刀切之。烦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涩。寒热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 按厥论云。厥之寒热者。何也。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 明灯医学 2022-03-02 2.4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郁 金匮云。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浓朴汤主之。(即四七汤。) 上焦。阳也。卫气所治。贵通利而恶闭郁。郁则津液不行而积为痰涎。胆以咽为使。胆主决断。气属相火。遇七情至而不决。则火郁而不发。火郁则焰不达。焰... 明灯医学 2022-03-02 2.8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疟 经云。疟先寒而后热者。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腠理开发。因遇夏气凄沧之水寒。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先热... 明灯医学 2022-03-02 2.5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寒热 经云。因于露风。乃生寒热。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风气客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饮食。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 栗而不能食... 明灯医学 2022-03-02 2.1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振寒 经言虚邪之中人也。洒洒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见于色。不知其身。又曰。阳明所谓洒洒振寒。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阳盛而阴气加之。故洒洒振寒。当泻阳者也。又云。阳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振振... 明灯医学 2022-03-02 2.0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热 经云。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痈疽疮疡。瞀郁注下。 螈肿胀。呕。鼽衄头痛。骨节变。肉痛。血溢血泄。淋闭之病生矣。病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 郁。 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明灯医学 2022-03-02 2.3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潮热 潮热有作有止。若潮水之来。不失其时。一日一发。若日三五发者。即是发热。非潮热也。有虚有实。惟伤寒日晡发热。乃胃实。别无虚证。其余有潮热者。当审其虚实。若大便坚涩。喜冷畏热。心下 然。睡卧不着。此皆气... 明灯医学 2022-03-02 2.2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火 经云。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火在丹田之下者。是为少火。少火则生气。离丹田而上者。是为壮火。壮火则食... 明灯医学 2022-03-02 2.8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伤饮食 内经云。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满也。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 明灯医学 2022-03-02 2.7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劳倦 经曰。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受之。阴受之则入六腑。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阴虚生内热者。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而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阳盛则外热者。因上焦不通。则皮肤... 明灯医学 2022-03-02 2.6W #张氏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