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瘟疫论》 - 夹疝 疫邪夹疝,其肾囊少腹引痛,全是疝证,当照辨气、色、神、脉、舌苔法辨之。一有疫邪,不必治疝,但治疫而疝自消。若根据常治疝法,用吴萸、桂、附、茴香诸燥品,轻者变为囊痈,重者变为呃逆、哕、厥、沉昏而莫救矣... 明灯医学 2022-03-02 2.2W #广瘟疫论
《广瘟疫论》 - 夹肾虚 时疫夹脾虚者,为难治矣,夹肾虚者更难。时疫属热证,肾气虚则手足冷;时疫属实邪,肾气虚则眩晕惊悸,腰膝萎软。肾虚之中,又有阴虚、阳虚之分。时疫必待汗、下、清而后解。阳虚者,一经汗、下、清则脱绝之证随见... 明灯医学 2022-03-02 2.3W #广瘟疫论
《广瘟疫论》 - 夹脾虚 时疫较之风寒,本为难治,以风寒传变有次序,时疫传变无常经;风寒表邪,一发即散,时疫散而复集,且往往复之再三;风寒传里证,一攻即和,时疫攻而复合,有下至一、二十次者,此时疫之难治也。 而脾虚者更为难治... 明灯医学 2022-03-02 3.0W #广瘟疫论
《广瘟疫论》 - 夹血 时疫传里之后,蓄血最多,治从攻里,兹不具论。惟本有内伤停瘀,复感时疫,于初起一、二日,疫之表证悉具,而脉或芤、或涩,颇类阳证阴脉,但须细询其胸、腹、胁肋、四肢,有痛不可按而濡者,即为蓄血确验,其芤、... 明灯医学 2022-03-02 2.1W #广瘟疫论
《广瘟疫论》 - 辨传经(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夹血 时疫传里之后,蓄血最多,治从攻里,兹不具论。惟本有内伤停瘀,复感时疫,于初起一、二日,疫之表证悉具,而脉或芤、或涩,颇类阳证阴脉,但须细询其胸、腹、胁肋、四肢,有痛不可按而濡者,即为蓄血确验... 明灯医学 2022-03-02 2.2W #广瘟疫论
《广瘟疫论》 - 序二 先大父北山先生,以通儒邃医学,所论着《伤寒杂病》诸书及《咳论注》、《疟论注》、《广瘟疫论》凡十数种,皆先世父雪村先生行楷细字,录藏于家。近书坊中有刻本《瘟疫明辨》四卷,祖启购阅之,即先大父存存书屋《... 明灯医学 2022-03-02 2.3W #广瘟疫论
《广瘟疫论》 - 三辨舌 风寒在表,舌多无苔,即有白苔,亦薄而滑;渐传入里,方由白而黄,由黄而燥,由燥而黑。 瘟疫一见头痛、发热,舌上即有白苔,且浓而不滑;或色兼淡黄;或粗如积粉。若传经入胃,则兼二、三色,又有白苔即燥与至黑... 明灯医学 2022-03-02 2.7W #广瘟疫论
《广瘟疫论》 - 二辨色 风寒主收敛,敛则急,面色多绷急而光洁;瘟疫主蒸散,散则缓,面色多松缓而垢晦。人受蒸气则津液上溢于面,头目之间多垢滞,或如油腻,或如烟熏,望之可憎者,皆瘟疫之色也。一见此色,虽头痛、发热,不宜轻用辛热... 明灯医学 2022-03-02 3.0W #广瘟疫论
《幼科铁镜》 - 诸汤方 天保采薇汤 羌活 前胡 半夏 陈皮 柴胡 赤芍 白茯 川芎 枳壳 浓朴 桔梗 苍术 升麻 葛根 藿香 独活 甘草 犀角解毒汤治胎热丹毒. 犀角 赤芍 生地黄 白芷 甘草 连翘 荆芥 防风 牡丹皮 木... 明灯医学 2022-03-02 10.4W #幼科铁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