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切要》 - 霍乱门 小儿霍乱之病起于仓卒,其证挥霍扰乱,无有宁止。多因夹食伤寒,阴阳不合,上吐下泻,而烦躁闷乱者是也。其邪在上焦则吐,邪在下焦则泻,邪在中焦则上吐下泻。又有上不能吐,下不能泻者,为干霍乱,又名绞肠痧。其... 明灯医学 2022-03-02 2.5W #幼科切要
《幼幼集成》 - 附小儿时疫证治 吴又可曰∶凡小儿感冒风寒,疟痢等证,人所易知,一染时疫,人所难窥,所以耽误者良多。盖幼科详于痘疹吐泻惊疳,并诸杂证,在伤寒时疫,甚略之,一也。古人称幼稚为哑科,盖不能尽罄所苦以告师,师又安能悉夫问切... 明灯医学 2022-03-02 2.0W #幼幼集成
《幼幼集成》 - 大惊卒恐 (幼科以此为急惊,故详辨明之) 张景岳曰,小儿忽被大惊,最伤心胆之气。《内经·口问篇》曰∶大惊卒恐,则气血分离,阴阳破散,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经脉空虚,血气不调,乃失其常。此《内经》概言受... 明灯医学 2022-03-02 2.8W #幼幼集成
《幼科切要》 - 喘急门 凡小儿喘急,关纹浮大,手足温,主外感;关纹淡白,唇白,主虚。外感之喘,发热无汗,主表实也;有汗而喘者,主表虚也。 五虎汤治外感无汗而喘。 麻绒(一钱) 杏仁(七粒) 细茶(一撮) 有痰者加二陈汤,即... 明灯医学 2022-03-02 2.3W #幼科切要
《幼科切要》 - 咳嗽门 小儿之咳,谓有声无痰者,肺伤也。嗽则有痰无声者,肺湿也。咳嗽则有虚实、风寒、湿食、停痰、阴虚等症。但因痰而嗽者,痰为重,主治在脾;因咳而动痰者,咳为重,主治在肺。以时而言之,清晨咳者属痰火,午前嗽者... 明灯医学 2022-03-02 2.7W #幼科切要
《幼幼集成》 - 中恶 此证比之客忤为更甚。盖客忤无非外来人畜不正之气,中恶则中恶毒之气。如老柩荒厝,淫祠古树,冷庙枯井,败屋阴沟,皆有恶毒之气存焉。小儿触之,从鼻而入,肺先受之,闭其清道,填塞胸中,忽然而倒,四肢厥逆,两... 明灯医学 2022-03-02 2.4W #幼幼集成
《幼科切要》 - 伤暑门 凡治伤暑证,最当辨其阴阳虚实。若外中热邪、内亦烦躁而热者。此表里俱热,方是阳症,治宜清热解暑。 若脉虚无力,或为恶寒背寒,或为吐恶,或为腹痛泄泻,或四肢鼻尖微冷,或不喜冷茶冷水,或息促气短无力,皆阳... 明灯医学 2022-03-02 2.3W #幼科切要
《幼幼集成》 - 客忤 小儿客忤,由儿真元不足,神气未充,故外邪客气得以乘之。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不治其虚,安问其余?忤者,谓外来人畜之气,忤触其儿之正气也,或因生人远来,或因六畜暴至,或抱儿戏骑牛马,或父母骑马远归... 明灯医学 2022-03-02 2.1W #幼幼集成
《幼科切要》 - 伤寒门 小儿伤寒有五法∶一曰发表∶其症脉浮,发热身痛,恶寒脊项强,气喘咳嗽,头痛,四肢拘急,口舌和,脉不沉,口不渴,二便如常。方用麻黄桂枝青龙之属。 一曰解肌∶脉尺寸俱长,目痛鼻干,漱水不欲咽。方用葛根汤、... 明灯医学 2022-03-02 3.2W #幼科切要
《幼科切要》 - 伤风门 小儿伤风顿觉头痛鼻塞,呵欠喘急,身热脉浮者是也。盖肺主皮毛,风入皮毛,多为咳嗽。其指纹红紫而长,外感候也。又有伤风自利,腹胀而手足冷者,脾怯也,当与和脾而兼发散。又有潮热多唾,气粗呕吐,乳食不消,大... 明灯医学 2022-03-02 2.7W #幼科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