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童类萃》 - 附灸诸惊穴 马脾风(一名马鼻风,两鼻孔相扇,故以名之。) 印堂 期门 人中(男左女右各灸三壮) 哑惊 期门 天泉 颊车(各灸三壮) 诸惊 百会 印堂 期门 天泉... 明灯医学 2022-03-02 2.2W #婴童类萃
《婴童百问》 - 痞结第四十七问 痞者塞也,结者实也,热气蕴于胸膈之间,留饮聚于腹胁之内,于是荣卫不能流行,脏腑不能宣通,由胀满而致痞结,势使然耳,此实热之症也,时或发为壮热,圣惠甘遂散主之。此药治小儿痞结,虽服汤药时,暂得利而滞实... 明灯医学 2022-03-02 3.0W #婴童百问
《婴童百问》 - 腹胀第四十五问 腹胀有虚有实,皆由脾胃气攻所作也。实者闷乱喘满,可下之,紫霜丸、白饼子。其不喘者,虚也,不可下,若误下,致脾虚气上附肺而行,肺与脾、子母皆虚,肺主目胞腮颊肿也,脾主四股,母气虚甚即黄也,治之用塌气丸... 明灯医学 2022-03-02 2.5W #婴童百问
《婴童百问》 - 龟背、龟胸、鹤膝行迟第四十三问 (羚羊角丸,治五六岁不走。) 仲阳云∶龟胸者,乃肺热胀满攻于胸膈,即成龟胸,又乳母多食五辛而成此疾。龟背者,儿生下客风吹脊,入于骨髓,即成龟背,治以龟尿,点其背上骨节。取尿之法,当放龟于荷叶上,候龟... 明灯医学 2022-03-02 3.0W #婴童百问
《婴童百问》 - 滞颐第四十二问 巢氏云∶小儿滞颐者、涎流出而渍于颐间也,此由脾冷涎多故也。脾之液为涎,脾胃虚冷,不能收制其津液,故流出渍于颐也。张氏温脾丹主之。一法百药煎含咽,其涎自不出亦截法也。益黄散亦治此症,温脾散亦可服。 张... 明灯医学 2022-03-02 2.7W #婴童百问
《婴童百问》 - 语迟第四十一问 巢氏云∶小儿四五岁不能言,盖人之五脏、以心之声为言,不能言者,由在胎时,其母卒有惊怖,内动于儿脏,邪气乘于心,故令心气不足,而不能言也。宜服钱氏菖蒲丸以意加减,久服取效。 菖蒲丸治小儿心气不足,五六... 明灯医学 2022-03-02 2.9W #婴童百问
《婴童百问》 - 喉痹、腮肿第四十问 巢氏云∶此二症乃风毒之气,客于咽喉,与血气相搏、而结肿成毒。热入于心,即烦乱不食而死。此候急用金星丸下之。治小儿咽喉、腮肿、疼痛,当用升麻、马牙硝、硼砂、牛黄等剂,连翘汤不可缺也,连翘漏芦汤亦可服。... 明灯医学 2022-03-02 2.8W #婴童百问
《婴童百问》 - 齿迟第三十九问(无方) 聂氏云∶禀受肾气不足者,即髓不强,盖骨之所络而为髓,髓不足,故不能充于齿,所以齿生迟也。宜用芎 、干地黄、山药、当归、芍药、甘草各等分研末,用熟水调服。或时以药末擦齿龈,齿即生也。... 明灯医学 2022-03-02 2.4W #婴童百问
《婴童类萃》 - 相手指诀 当辨左手之纹,病应心肝;右手之纹,病应脾肺。放此消息之,凡纹透甲者死,纹黑死。 凡纹向内者,虽重可治。如弓反外,病轻必重,难治。如流珠形见于关口或面俱不治。 三关图(图缺) 一风关易治 二气关病深... 明灯医学 2022-03-02 2.2W #婴童类萃
《婴童类萃》 - 看三关证经诀 小儿三岁以前,若有疾病,须看虎口三关脉纹,次辩何样以知病源,再看五色,以知深浅吉凶。红黄病浅,青紫病深,黑至重。男左女右察之。... 明灯医学 2022-03-02 2.3W #婴童类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