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心法要诀》 - 脾虚泻 脾虚食后即作泻,腹满不渴少精神,面黄懒食肌消瘦,参苓白术奏奇勋。 【注】脾虚泻者,多因脾不健运。故每逢食后作泻,腹满不渴,精神短少,面黄懒食,肌肉消瘦也,宜用参苓白术散以补脾,其泻自止。 参苓白术散... 明灯中医 2022-03-02 1.8W #幼科心法要诀
《幼科折衷》 - 小儿哺乳宜慎择论 夫初生小儿藉乳为命,其哺乳之法,不可不慎。(批∶不特乳要慎,而小儿乳母亦要留心,凡乳母禀赋之浓薄,性情之缓急,骨相之坚脆,德性之善恶,儿能连背,大为关系,不知渐染,既久识性不问,犹如接木之造化然也,... 明灯中医 2022-03-02 2.2W #幼科折衷
《幼科折衷》 - 脉要论 男子不可久泻,女子不可久吐。左手属阳,右手属阴也。关前属阳,关后属阴也。汗多亡阳,下多亡阴。诸阴为寒,诸阳为热。人迎者,左手关前一分是也;气口者,右手关前一分是也。人迎以候天之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之外... 明灯中医 2022-03-02 2.2W #幼科折衷
《幼科折衷》 - 脉法 钱仲阳曰∶小儿之脉气不和则弦急,伤食则沉缓,虚惊则促急,风则浮,冷则沉细,脉乱则不治。 《水镜诀》云∶阴阳运合,男女成形,已分九窃四肢,乃生五脏六腑,部分既别,逆顺难明,若凭寸口之浮沉,必乃横亡于孩... 明灯中医 2022-03-02 2.3W #幼科折衷
《幼科折衷》 - 小儿五软 软者,胎气不固,精髓不充,为六淫所袭也。头顶软者,肾虚所致也。或因吐泻,脾弱而得,脾胃为主,六君子加肉桂、炮姜。风邪侵入,祛风为主。 手软者,两手筋缩不能屈伸,薏苡仁、当归、秦艽、枣仁、防风、羌活、... 明灯中医 2022-03-02 2.1W #幼科折衷
《幼科心法要诀》 - 泻证总括 小儿泄泻认须清,伤乳停食冷热惊,脏寒脾虚飧水泻,分消温补治宜精。 【注】泻之一证,多因脾被湿浸,土不胜水而成。然致病之原各异∶或乳食停滞不化,或感受寒暑之气,或惊邪外触,或脏受寒冷,或脾虚作泻,更有... 明灯中医 2022-03-02 1.9W #幼科心法要诀
《幼科心法要诀》 - 泻证门(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泻证总括 小儿泄泻认须清,伤乳停食冷热惊,脏寒脾虚飧水泻,分消温补治宜精。 【注】泻之一证,多因脾被湿浸,土不胜水而成。然致病之原各异∶或乳食停滞不化,或感受寒暑之气,或惊邪外触,或脏受寒冷,或脾... 明灯中医 2022-03-02 1.5W #幼科心法要诀
《幼科折衷》 - 夜啼 【总括】夜啼四症惊为一,无泪见灯心烦热;面目颊青脐下痛,面黧大哭是神干。 【脉法】虎口脉纹不见,如云尘色者是客忤,鬼祟之脉,必然夜啼。 盘肠气发先腰曲,无泪叫啼眼干哭,口开脚冷上唇乌,额上汗流珠碌碌... 明灯中医 2022-03-02 1.8W #幼科折衷
《幼科心法要诀》 - 热吐 食入即吐因胃热,口渴饮冷吐酸涎,身热唇红小便赤,加味温胆汤可痊。 【注】热吐之证,或因小儿过食煎爆之物,或因乳母过食浓味,以致热积胃中,遂令食入即吐,口渴饮冷,呕吐酸涎,身热唇红,小便赤色。治宜清热... 明灯中医 2022-03-02 1.7W #幼科心法要诀
《幼科心法要诀》 - 实吐 小儿实吐腹胀满,二便不利痞硬疼,发渴思凉吐酸臭,三一承气可收功。 【注】实吐者,小儿平素壮实,偶而停滞,胸腹胀满,二便秘涩,痞硬疼痛,口渴思饮寒凉,吐多酸臭也。宜用三一承气汤下之,二便利而吐止矣。... 明灯中医 2022-03-02 1.4W #幼科心法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