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书》 - 中风失音不语第十 《巢氏病源》小儿卒失音不语候∶喉咙者,气之道路;喉厌者,音声之门户。有暴寒气客喉厌,喉厌得寒即不能发声,故卒然失音也。不能语者,语声不出,非牙关噤也。 《婴童宝鉴》小儿中风体缓痛声不出歌∶ 风冷伤筋... 明灯中医 2022-03-02 1.8W #幼幼新书
《幼幼新书》 - 温壮第一 《巢氏病源》∶小儿温壮者,由脏腑不调,内有伏热,或挟宿寒,皆搏于胃气。足阳明为胃之经,主身之肌肉。其胃不和,则气行壅涩,故蕴积体热,名为温壮。小儿大便,其粪黄而臭,此腹内有伏热,宜将服龙胆汤。 若粪... 明灯中医 2022-03-02 1.6W #幼幼新书
《幼幼新书》 - 中风第三 《巢氏病源》小儿中风候∶小儿血气未定,肌肤脆弱,若将养乖宜,寒温失度,腠理虚开,即为风所中也。 凡中风皆从背诸脏俞入。若中心风,但得偃卧,不得倾侧,汗出唇赤。若汗流者可治,急灸心俞。若唇或青、或白、... 明灯中医 2022-03-02 1.9W #幼幼新书
《幼幼新书》 - 一切风第二 《千金翼》丹参膏主伤寒时行,贼风恶气。在外肢节痛挛,不得屈伸,项颈咽喉,痹塞噤闭。入腹则心急腹胀,胸中呕逆,药悉主之。病在腹内服之,在外摩之。缓风不遂,湿痹不仁,偏枯拘屈,口面 斜,耳聋齿痛,风颈肿... 明灯中医 2022-03-02 2.0W #幼幼新书
《幼幼新书》 - 热痫第四 (亦名退痫除热) 《圣惠》论∶夫小儿热痫者,由气血不和,内有积热之所致也。凡小儿骨木轻软,肠胃细微,易为伤动。若乳食不常,脏腑壅滞,蕴搐生热,不得宣通,热极甚者则发痫也。其状口眼相牵,手足抽掣,口中... 明灯中医 2022-03-02 2.3W #幼幼新书
《幼幼新书》 - 食痫第三 《巢氏病源》∶食痫者,因乳哺不节所成。 《圣惠》论∶夫小儿食痫者,由脏腑壅滞,内有积热,因其哺乳过度,气血不调之所致也。此皆乳母食饮无常,恚怒不节,烦毒之气在于胸中,便即乳儿,致使结滞不消,邪热蕴积... 明灯中医 2022-03-02 2.1W #幼幼新书
《幼幼新书》 - 惊痫第二 《巢氏病源》小儿惊痫候∶惊痫者,起于惊怖大啼,精神伤动,气脉不定,因惊而发作成痫也。初觉儿欲惊,急持抱之,惊自止。故养小儿常慎惊,勿闻大声。每持抱之间常当安徐,勿令惊怖。又,雷鸣时常塞儿耳,并作余细... 明灯中医 2022-03-02 1.9W #幼幼新书
《幼幼新书》 - 风痫第一 《巢氏病源》∶小儿风痫者,由乳养失理,血气不和,风邪所中。或衣浓汗出,腠理开张,(《圣惠》于此又云∶当风解脱。)风因而入。如得之时,先屈指如数乃发,掣缩是也,当与豚心汤。又,病先身热,螈 ,惊啼唤而... 明灯中医 2022-03-02 2.4W #幼幼新书
《幼幼新书》 - 痫瘥不能语第十二 《巢氏病源》小儿发痫瘥后六七岁不能语候∶凡痫发之状,口眼相引,或目睛上摇,或手足螈 ,或脊背强直,或颈项反折,屈指如数。皆由以儿当风取凉,乳哺失节之所为也。而痫发瘥后不能语者,是风痫。因儿衣浓汗出,... 明灯中医 2022-03-02 1.9W #幼幼新书
《幼幼新书》 - 痫瘥身面肿第十一 《巢氏病源》小儿发痫瘥后身体头面悉肿满候∶凡痫发之状,或口眼相引,或目睛上摇,或手足掣 ,或背脊强直,或头项反折,或屈指如数,皆由以儿当风取凉,乳哺失节之所为也。其痫瘥后而肿满者,是风痫。因小儿浓衣... 明灯中医 2022-03-02 2.0W #幼幼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