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肠蛊痢方一首 病源肠蛊痢者,冷热之气入在肠间,先下赤后下白,连年不愈,侵伤于脏腑,下血杂白如病蛊之状,名为肠蛊也。(出第十七卷中) 肘后凡病下,应先下白后下赤,若先下赤后下白,为肠蛊方。 牛膝三两捣碎,以酒一升渍... 明灯中医 2022-03-01 1.5W #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 - 卒下血方七首 深师治卒下血,昼夜七八行方。 黄连 黄柏(各四两) 上二味切,以淳苦酒五升,煮取一升半,分为二服,亦疗下痢。 又疗卒下血。蒲黄散方。 蒲黄(三合) 当归(一两) 鹿茸(一枚烧) 上三味捣筛为散,饮服... 明灯中医 2022-03-01 3.1W #外台秘要
《备急千金要方》 - 芦根饮子 治伤寒后呕哕反胃及干呕不下食方。 生芦根(切) 青竹茹(各一升) 生姜(三两) 粳米(三合)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千里鞋底一只,取五升澄清,下药煮取二升半,随便饮,不瘥,重作取瘥。 治伤寒后呕哕方∶... 明灯中医 2022-03-01 2.3W #备急千金要方
《外台秘要》 - 蛊注痢方三首 病源此由岁时寒暑不调,则有湿毒之气伤人,随经脉血气,渐至于脏腑,大肠虚者,毒气乘之,毒瓦斯挟热与血相搏,则成血痢也,毒瓦斯侵食于脏腑,如病蛊注之状,痢血杂脓瘀黑,有片如鸡肝,与血杂下是也。(出第十七... 明灯中医 2022-03-01 2.0W #外台秘要
《备急千金要方》 - 伤寒杂治第十 (论一首 方五十一首 灸法一首) 论曰∶凡除热解毒无过苦酸之物,故多用苦参、青葙、艾、栀子、葶苈、苦酒、乌梅之属,是其要也,夫热盛非苦酸之物不解也。热在身中,既不时治,治之又不用苦酸之药,此如救火不... 明灯中医 2022-03-01 1.6W #备急千金要方
《外台秘要》 - 血痢方六首 病源血痢者,热毒乘于血,血渗入大肠故也,血之随气循环经络,通行脏腑,当无停积,毒热气乘之,遇肠虚者,血渗入于肠,肠虚则泄,故为血痢也,身热者死,身寒者生,诊其关上脉芤大,便去血,暴下血数升也。(出第... 明灯中医 2022-03-01 2.4W #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 - 久赤痢方二首 病源久赤痢者,由体虚,热乘于血,血渗肠间,故痢赤。肠胃虚,不平复,其热不退,故经久不瘥,胃气逆则变为呕哕也,胃虚谷气衰,虫动侵食,则变为 也。(出第十七卷中) 千金疗下赤连年方。 地榆 鼠尾草(各一... 明灯中医 2022-03-01 2.4W #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 - 热毒血痢方六首 广济疗热毒痢血,其痢行数甚数,痢出不多,腹中刺痛,此是热痢。宜生犀角散方。 生犀角(末) 酸石榴皮(熬) 枳实(熬令黄各三两) 上三味各异捣筛为散,以饮服两三寸匕,日再差,停热食物。 又疗热毒痢血片... 明灯中医 2022-03-01 2.6W #外台秘要
《备急千金要方》 - 青葙子丸 治伤寒后结热在内烦渴者方。 青葙子(五两) 黄芩 栝蒌根 苦参(各一两) 黄柏(二两) 龙胆 栀子仁 黄连(各三两) 上八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七丸,日三,不知稍加。(一本云饧和为丸。)... 明灯中医 2022-03-01 2.1W #备急千金要方
《外台秘要》 - 热毒痢方三首 肘后若下色黄者,协毒热下也,疗之方。 栀子(十四枚去皮) 上一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饮服三丸,日再服。(出第二卷中) 千金疗热毒痢方。 苦参 橘皮 独活 阿胶(炙) 蓝青 黄连 鬼箭羽(一云鬼臼)... 明灯中医 2022-03-01 1.8W #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