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 - 中风门 侯氏黑散(金匮) 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 菊花(三两) 白术(一两) 防风(八钱) 桔梗(六钱) 黄芩(四钱) 人参 茯苓细辛 当归 干姜 芎 桂枝 牡蛎(熬) 矾石(各二钱二分) 上十四味... 明灯中医 2022-03-02 1.9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燥门 千金五味子汤治伤燥。咳唾中有血。引胸胁痛。皮肤干枯。 五味子(五分。炒研) 桔梗 甘草 紫菀茸 续断 竹茹 桑根皮(蜜炒。各一钱。) 生地黄(二钱) 赤小豆(一撮。即赤豆之细者。) 上九味。水煎空心... 明灯中医 2022-03-02 2.1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伤寒门 香苏散(局方) 治感冒四时不正之气。 香附(姜汁浸。勿炒) 紫苏茎叶(各二两) 橘皮(一两) 甘草(炙。五钱) 为散。每服半两。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去滓热服。暖覆取微汗。日三夜一服。以得汗身... 明灯中医 2022-03-02 1.8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附种痘说 痘本胎毒。根于先天。发则由于时气。以故沿门合境。安危相率。与疫疠传染无异。且多外挟风寒。内停宿滞。及乎跌扑惊恐。为患种种。匪可意料。自伏波迄今。天生天杀。莫可谁何。迩年有种痘之说。始自江右达于燕齐。... 明灯中医 2022-03-02 1.8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例治(四十则) 麻疹俗名痧子。浙人呼为 子。麻病风热。人或未知。痧之与 。字学不收。皆土音习俗之讹耳。原其证之轻重。今昔悬殊。吾吴水土濡弱之乡。生气最易萌动。故麻疹之发。自始至终。不过二三日即安。从古迄今。靡不皆然... 明灯中医 2022-03-02 1.9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禁忌 痘疮自初出至收靥时。脏腑俱虚。外邪易触。饮食易伤。必须避风寒。调饮食。日用胡荽、红枣、大黄、乳香焚之。若血热毒盛。禁烧胡荽、红枣之属。恐变烦渴焦痒之患。如煎油炒豆杀牲腥血。硫黄、脑、麝诸香。葱、蒜粪... 明灯中医 2022-03-02 1.8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用药 痘疮者血蕴也。治宜活血为主。故紫草、红花不可少。红甚便滑则忌。山楂散血消积。胃虚不能食则忌。甘草解毒和中。中满则忌。陈皮健脾行气。自汗则忌。大腹皮利水治胀。发散则忌。牛蒡子疏风润色。滑窍通肌。泄泻则... 明灯中医 2022-03-02 1.8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诸证 头疼可治目闭初起不治八九日无事十三四日凶咳嗽无事。气急初起无事八九日凶。摇头初起虽凶可治。八九日后。不治。 声哑。初起难治。七八日可治。痂落后凶。兼喘急不治。或哭泣声哑。色泽者可治。色晦者不治。喉痛... 明灯中医 2022-03-02 1.9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正额 朱济川曰。额乃心之部分。若痘出遍处平黯。而正额匀朗。绽凸红润。调理无虞。遍处虽匀红绽。而正额平塌。灰滞无神者。此元气不足。不能成功于上。凶也。正额虽平塌。而间有数点尖绽者。险也。又须两颧颊来助。若颧... 明灯中医 2022-03-02 1.9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逆证 痘疮不治之证。总勉强用药。终无生理。初出时从天庭司空太阳印堂方广等处发出。或如蚕种。或如鱼膘。或发点朱洒墨泼青。成青黑紫斑。或肌肉有成块处。或有青 。成紫黑干枯。 或遍身有瘙疹。或如玳瑁。或头面一片... 明灯中医 2022-03-02 1.7W #张氏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