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十味香薷饮 消暑气,和脾胃。 香薷(一两) 人参(去芦) 陈皮(去白) 白术(土炒) 黄 (去芦) 白扁豆(炒,去壳) 甘草(炙)干木瓜 白茯苓(去皮) 夏朴(去皮,姜汁炒黑色,各五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热汤... 明灯中医 2022-03-01 2.3W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救绞肠痧法并干霍乱 绞肠痧腹痛不可忍,或连心痛,展转在地,手足亦冷,乃肠绞缩在腹,须臾能死。用热汤调盐一两,灌入即安,或再用陈艾、陈樟木、陈壁土各等分,水煎连进三四服。... 明灯中医 2022-03-01 2.2W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辨风温 论曰∶风温尺寸俱浮,素伤于风,因而伤热,风与热搏,即为风温。其外证四肢不收,身热自汗,头疼喘息,发渴昏睡,或体重不仁,慎勿发汗,汗之则谵语烦躁,目无精彩,病在少阴厥阴二经,葳蕤汤、人参败毒散、小柴胡... 明灯中医 2022-03-01 2.5W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李文清·《医学入门》论暑 暑病身热自汗,口渴面垢而已,余证皆后传变,或兼内伤,必先问其人素虚胃弱,或大病大劳后,纵暑中伤者,宜清暑益气,素强盛壮实,无虚损病者,宜祛暑和中,自袭暑气而言曰中暑,自被日逼而言曰中 ,然暑初入,自... 明灯中医 2022-03-01 2.0W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虞花溪·《医学正传》论暑 《内经》曰∶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洁古又曰∶静而得之为中暑,动而得之为中热,中暑者阴证,中热者阳证。仲景《伤寒论》中一证曰中 ,即暑也。脉虚而微弱,烦渴引饮,体热自汗,此盖得劳役体虚,而暑邪... 明灯中医 2022-03-01 2.0W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辨温暑凉寒诸证 论曰∶伤暑与伤寒俱有热,若误作伤寒治之则不可。盖寒伤形,热伤气,伤寒则外感寒而脉浮紧,伤暑则不恶寒而脉虚,此为异耳。经云∶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治宜小柴胡汤,渴加石膏、知母,或人参... 明灯中医 2022-03-01 2.0W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温病辨 《难经》曰∶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随其经之所在而取之。 如太阳证头疼恶寒,汗下后过经不愈,诊得尺寸俱浮者,太阳病温也。 过时而发,不在表也,已经汗下,亦不在表也。经曰∶不恶寒而反渴者温病... 明灯中医 2022-03-01 2.8W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辨动得静得 丹溪曰∶若暑之时,无病之人,或避暑热,纳凉于深堂大厦,凉台冷馆,大扇风车得之者,是静而得之阴证也。其病必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疼痛而心烦,肌肤大热,无汗,此为阴寒所遏,使周身阳气不得伸越。宜用辛温... 明灯中医 2022-03-01 2.3W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陶节庵·辨张仲景《伤寒论》 辨张仲景《伤寒论》曰∶伤寒者,乃冬时感寒即病之名。桂枝麻黄二汤,为当时之伤寒设,与过时之温暑者,有何预焉?夫受病之原则同,亦可均谓之伤寒,所发之时既异,治之则不可混也。请略陈之。夫春温夏热,秋凉冬寒... 明灯中医 2022-03-01 2.2W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李东垣·暑伤胃气论 刺志论云∶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热伤气故也。痿论云∶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则阳气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能胜火,则骨枯而髓虚,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故下经曰∶骨痿者,生于大热也。此湿热成... 明灯中医 2022-03-01 2.1W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