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 - 伤风 小儿伤风。鼻塞发热。或痰壅发搐。多因乳母鼻吹囟门。但服惺惺散。或用葱头七茎。生姜一片。细切擂烂。摊纸上置掌中合。待温贴于囟门。其邪即解。乃去其葱。却用绢缎寸余。涂以面糊。仍贴囟门。永无伤风之患。其余... 明灯中医 2022-03-02 1.4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角弓反张 角弓反张。即是痉病。经脉空疏。虚风袭入。而致筋脉拘急。或因惊骇停食。肝脾受困。内动虚风。皆能致此。若身反张强直。发热不搐者。风伤太阳也。人参败毒散、小续命汤。因惊骇目直。呵欠项强顿闷者。为木风内病。... 明灯中医 2022-03-02 1.5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发搐 惊痫发搐。多因乳母郁怒传儿。胎中受患。或生后乳伤惊恐致病。证多吐乳面青。若痰实壅积。则壮热面红。当兼调治其母。切不可损其元气。验其顺逆。男则握拳。拇指叉入食指中为顺。于外为逆。女则叉入食指为逆。于外... 明灯中医 2022-03-02 1.9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摇头便血 经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属木。木得风则摇动。乃肝经火盛而生虚风也。便血者。风木摇动。则土受凌虐而不能统血也。或因乳母恚怒。风热炽盛。肝木伤脾。使清阳不升。亦有风邪侵入大肠者。治法。若因风热。柴胡... 明灯中医 2022-03-02 1.8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目动切牙 小儿惊后。目微动切牙者。皆病后亡津液。不能荣其筋脉也。亦有肝经虚热生风者。宜审其气血有余不足而治之。其日中发热饮冷而动者。气有余也。泻青丸。夜间盗汗及睡不宁而动者。血不足而肝肾有热也。地黄丸。或因肝... 明灯中医 2022-03-02 2.0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睡中惊动 小儿睡中惊动。由心肾不足所致。盖脏腑脆弱。易为惊恐。夫人之神气。寤则行于目。寐则栖于肾。今心肾既虚。则不能宁摄精神。故睡中惊动也。治宜清心安神。亦有惊吓而作者。因击动其肝。故魂不安也。宜抱龙丸以豁痰... 明灯中医 2022-03-02 1.5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目睛动 目者肝之窍也。肝胆属风木二经。兼为相火。肝血不足。则风火内生。故目睛为之 动。经曰。曲直动摇。风之象也。宜四物汤滋其血。柴胡、山栀清其肝。阴血内营。则虚风自息。兼用六味丸以滋其源。若愈后惊悸不寐。或... 明灯中医 2022-03-02 1.8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噤风撮口脐风 小儿初生噤风者。胎中受热。毒流心脾。生下复为风邪所搏。致眼闭口噤。啼声不出。舌上如粟。口吐白沫。七日内见者。百无一生。撮口者。因胎热。兼风。自脐而入心脾。致面目黄赤。气息喘急。声不出。舌强唇青。口撮... 明灯中医 2022-03-02 1.8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胎毒 小儿初生。其身如有汤泼火伤者。皆母过食膏粱所致。母服清胃散、逍遥散。清其气血。儿亦常饮数滴。有身无皮肤而 赤发热者。皆由产母胃中火盛也。用熟石膏末。加珍珠粉扑之。亦有因父遗毒所致。当从霉疮毒治。夏月... 明灯中医 2022-03-02 1.8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五脏虚实寒热 心主惊。实则叫哭。发热饮水而搐。虚则困卧而悸。心热则合面睡。或上窜切牙。心气实则喜仰卧。肝主风。实则面青目直。叫哭壮热。项急顿闷。虚则切牙呵欠。肝热则手循衣领。及乱捻物。壮热饮水喘闷。肝有风则目连札... 明灯中医 2022-03-02 2.0W #张氏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