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医汇讲》 - 忧伤肺喜胜忧解 肺为气主,忌乎 郁。《经》曰∶“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是忧能伤肺之由也。至于喜可胜忧,其义何居?亦考诸岐伯曰∶“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则以闭塞者而和缓之,岂不得谓之胜乎?然亦更有显明... 明灯中医 2022-03-01 1.8W #吴医汇讲
《吴医汇讲》 - 夏月忌枳说 枳壳、枳实,皆破气之品,夏月乃“热伤气”之令,二药非宜,故暑湿热三气门方中,惟阳明实满,不得不与承气汤者间有用之,其余皆不用,此古人制方之意,若有不谋而合焉。今人未能体会,每于暑热之时任意用之,是何... 明灯中医 2022-03-01 2.2W #吴医汇讲
《吴医汇讲》 - 辨医书音义 《伤寒》书有“噫气不除”句,今人以“噫”字读作“根据”字声者居多,因《四书》注∶“噫,心不平声也。”但此噫气由中气不和,胃气上逆,与心不平声义不合。考《字典》音于介切,应读“隘”字之去声为是。 《脉... 明灯中医 2022-03-01 2.1W #吴医汇讲
《吴医汇讲》 - 认疫治疫要言 疫疠之证,病家每每忌讳,医家故不明言,然口虽不必明言,心内还须认清,若认之不清,不但用药无效,而且开口便差。认疫若何?于闻见中但有两三人病情相同者,便要留心。留心若何?病有来踪去迹,怪怪奇奇,传变迟... 明灯中医 2022-03-01 2.0W #吴医汇讲
《吴医汇讲》 - 《脉诀》正讹 《四言脉决》,始自崔紫虚,嗣后校者、纂者颇多,迨至明季李士材《医宗必读》中之所着,固为尽善,而亥豕之讹,尚有未正,彭也不才,谨陈管见,以俟高明鉴定。 【脉形主病节】“沉弱阴亏”句,“阴”字误刻,当作... 明灯中医 2022-03-01 1.9W #吴医汇讲
《吴医汇讲》 - 四维相代,阳气乃竭解 按王太仆注∶“四维”为血、肉、筋、骨。吴鹤版皋注∶“四维”为血、脉、筋、骨,以是四者,维持一身,以注“维” 字之义。马元台以血、脉、筋、骨于“四”字未妥,因注“四维”为四肢。汪 以王注之血、肉、筋、... 明灯中医 2022-03-01 2.1W #吴医汇讲
《吴医汇讲》 - 五芩散解 此治小便不利之主方,乃治三焦水道,而非太阳药也。《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此方用桂以助命门之火,是釜底加薪,... 明灯中医 2022-03-01 2.1W #吴医汇讲
《吴医汇讲》 - 膀胱上口论 膀胱上口,《灵》《素》未言有无,后世聚讼纷纭,或言有上口而无下口者,乃以“气化则能出”之句而误会也,若无下口,焉得气一化则遂若此通利哉?是无下口之说不必论矣。或言有下口而无上口者,张景岳、李士材俱主... 明灯中医 2022-03-01 2.1W #吴医汇讲
《吴医汇讲》 -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解 王太仆注曰∶“得气海之气施化,则溲便注泄,气海之气不及,则 隐不通,故曰气化则能出矣。”王太仆为注释之开山,宋、元、明历代诸家,各仍其说,莫不以津液即为溲便。殊不思气化则能出者,言膀胱之津液,得太阳... 明灯中医 2022-03-01 2.0W #吴医汇讲
《吴医汇讲》 - 命门脉诊辩 张景岳《三焦胞络命门辨》云,“命门为阳气之根,故随三焦相火之脉,同见于右尺。”按命门居两肾中间,即人身之太极,乃阴阳之根底,既为阳气之根,亦为阴气之根。景岳《真阴论》云∶“命门之火,谓之元气,命门之... 明灯中医 2022-03-01 2.1W #吴医汇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