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统大全》 - 幼幼汇集(下)\ 盘肠气(第十七)(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药方 乳香散治盘肠气。凡有此证,急煎葱汤淋洗其腹,揉其葱熨脐腹间,良久,尿自涌出,其疼自止,服此药。 乳香 没药(各等分) 为末,木香汤调下,或煎数沸亦可。 当归散凡小儿夜啼者,寒而腹痛也。面青手... 明灯中医 2022-03-01 1.7W #古今医统大全
《古今医统大全》 - 幼幼汇集(下)\ 盘肠气(第十七) 小儿盘肠气者,痛则腰曲,干啼,额上有汗,是小肠为冷气所搏然耳。其证口闭,脚冷,上唇干者是也。 此是生下洗迟,感受风冷,或大便青色不实,宜服钩藤膏、魏香散、苏合香丸、当归散。乳母服乌沉汤或沉香降气汤。... 明灯中医 2022-03-01 1.8W #古今医统大全
《古今医统大全》 - 幼幼汇集(下)\ 阴肿疝气(第十六)(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治法 小儿外肾肿大宜牡蛎,不拘多少,研极细,以津唾涂肿处,敷蛎于其上,或鸡子清调涂亦佳。又有疝气,名偏坠肿大,盖小儿生下如此者,不疼痛,不须攻击,不治自愈。若肿痛甚则急服药,宜五苓散、青木香丸并疏... 明灯中医 2022-03-01 2.6W #古今医统大全
《古今医统大全》 - 幼幼汇集(中)\ 咳嗽门(第十三)(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脉候 《脉经》曰∶关上脉微为嗽,脉浮缓者为伤风,脉紧者肺寒咳嗽。脉浮软者生,弦急者死。... 明灯中医 2022-03-01 1.9W #古今医统大全
《古今医统大全》 - 幼幼汇集(中)\ 咳嗽门(第十三) 《内经》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听从其令也。五脏之咳,久乃移于六腑,始伤肺气,终动脾湿,故咳而又嗽也。经曰∶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大抵素秋之气宜清肃,及动之... 明灯中医 2022-03-01 1.9W #古今医统大全
《古今医统大全》 - 幼幼汇集(中)\ 肿胀门(第十一) 丹溪云∶脾虚不能制水,肾虚不能行水。胃与脾合为水谷之海,因脾虚而不能传化,肾水泛滥,反得以浸渍脾土,于是三焦停滞,经络壅塞,水渗于皮肤,注于肌肉而发肿也。其状,自目胞下微起,肢体重着,咳嗽怔忡,股间... 明灯中医 2022-03-01 2.0W #古今医统大全
《古今医统大全》 - 幼幼汇集(中)\ 肿胀门(第十一)(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脉候 《脉经》云∶水病脉洪大者可治;微细者不可治。水病胀闭,其脉大软者生;沉细虚小者死。水病腹大如鼓,实者生,虚者死。... 明灯中医 2022-03-01 1.7W #古今医统大全
《古今医统大全》 - 幼幼汇集(中)\ 痞癖门(第十) 仁斋云∶痞者,塞也。结者,实也。热气蕴于胸膈之间,留饮聚于腰胁之内,于是荣卫不得流行,脏腑不得宣通,腹满而致痞结,势使然耳。此实热之证也,或发为壮热是也。癖者,血膜包水,癖侧于胁旁,时时作痛。惟癖为... 明灯中医 2022-03-01 2.0W #古今医统大全
《古今医统大全》 - 幼幼汇集(中)\ 积滞门(第九)(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脉候 《脉诀》云∶小儿脉沉缓为伤食;右手气口脉大于人迎一、二倍为伤食。宿食不消即右关脉沉而滑。经云∶脉滑者,有宿食也。虎口脉纹黄色为脾家有积。《脉经》云∶小儿脉沉者为乳不消。... 明灯中医 2022-03-01 2.3W #古今医统大全
《古今医统大全》 - 幼幼汇集(中)\ 积滞门(第九) 《活幼心书》云∶小儿所患之证,皆因乳哺不节,过食生冷、坚硬之物,脾胃不能克化,停积中脘;外为风寒所伤,或因夜卧失盖,致头痛,面黄身热,眼胞微肿,腹痛膨胀,足冷肚热,喜睡神昏,不思饮食,或呕哕噫气,吞... 明灯中医 2022-03-01 1.8W #古今医统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