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门法律》 - 消渴续论 昌着消渴论,聊会《内经》大意,谓始于胃而极于肺肾,定为中上下之三消。其他膈消亦积食证,要亦中上之消耳,然未得《金匮》之实据,心恒不慊。越二岁,忽忆《内经》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 明灯中医 2022-03-01 2.1W #医门法律
《医门法律》 - 关格门方 云岐子关格九方,录出备览,临证制方,惩而改之,亦师资之法也。 柏子仁汤人参 半夏 白茯苓 陈皮 柏子仁 甘草(炙) 麝香(少许另研) 上用生姜煎,入麝香,调匀和服。加郁李仁更妙。按∶此方用六君子汤,... 明灯中医 2022-03-01 2.3W #医门法律
《医门法律》 - 咳嗽门方 《金匮》治咳五方 桂苓五味甘草汤茯苓 桂枝(去皮各四两) 甘草(炙三两) 五味子(半升)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分三温服。 苓甘五味姜辛汤茯苓(四两) 甘草 干姜 细辛(各三两) 五味子... 明灯中医 2022-03-01 2.2W #医门法律
《医门法律》 - 咳嗽续论 昌着咳嗽论,比类《内经》,未尽底里,窃不自安。再取《金匮》嚼蜡,终日不辍,始得恍然有会,始知《金匮》以咳嗽叙于痰饮之下,有深意焉。盖以咳嗽必因之痰饮,而五饮之中,独膈上支饮,最为咳嗽根底。外邪入而合... 明灯中医 2022-03-01 2.0W #医门法律
《医门法律》 - 痰饮门方 苓桂术甘汤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自利。 肾气丸(即六味丸,方见中寒门。) 甘遂半夏汤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 明灯中医 2022-03-01 2.0W #医门法律
《医门法律》 - 痰饮留伏论 喻昌曰∶痰饮之证,留伏二义,最为难明。前论留饮者留而不去,伏饮者即留饮之伏于内者也。留饮有去时,伏饮终不去,留伏之义,已见一斑。而《金匮》奥义,夫岂渺言能尽,谨吾陈之∶《金匮》论留饮者三,伏饮者一。... 明灯中医 2022-03-01 1.9W #医门法律
《医门法律》 - 痰饮论 喻昌曰∶痰饮为患,十人居其七八。《金匮》论之最详,分别而各立其名。后世以其名之多也,徒徇其末而忘其本。曾不思圣人立法,皆从一源而出,无多歧也。盖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大源。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 明灯中医 2022-03-01 2.0W #医门法律
《医门法律》 - 痢疾论 喻昌曰∶痢疾一证,难言之矣。在《灵》、《素》谓之肠 ,亦曰滞下;《金匮》以呕吐哕下利,列为一门。盖以三者,皆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所生之病也。至其所论下利,则皆《伤寒论》中厥阴经之本证,与二阳明呕吐哕同... 明灯中医 2022-03-01 2.1W #医门法律
《医门法律》 - 三气门方 痉病二十方 热病十五方 湿病十五方 暑病三十一方 栝蒌根桂枝汤方(《金匮》方 论具本门前) 栝蒌根(二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 明灯中医 2022-03-01 2.1W #医门法律
《医门法律》 - 疟证门方 白虎加桂枝汤方(《金匮》方有论)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炙) 石膏(一斤) 粳米(二合) 桂枝(三两) 上锉,每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汗出愈。 蜀漆散方(《金匮》方有论) 蜀漆(洗... 明灯中医 2022-03-01 2.0W #医门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