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法圆通》 - 邪正论 凡天地之道,有阴即有阳,有盈即有虚,有真即有伪,有邪即有正。试问邪正之道若何?邪也者,阴阳中不正之气也。[眉批]不正之气,四时皆有,六经分为六气。不正之气流行于中,故曰六客。不正之气,伤于物则物病,... 明灯中医 2022-03-01 2.1W #医法圆通
《医法圆通》 -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辩解 前贤云: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八味是也。此方此语相传已久,市医莫不奉为准绳,未有几个窥透破绽,予不能无疑也。疑者何?疑方药之不与命名相符(符原本作“孚”,据文义改。)。既云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必是在... 明灯中医 2022-03-01 2.2W #医法圆通
《医法圆通》 - 病有宜吐者 病如桂枝证,头不疼,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和息者,此为有寒。一云内有久痰,宜吐之。病人胸中菀菀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涏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微滑。此宜吐之,吐... 明灯中医 2022-03-01 2.1W #医法圆通
《医法圆通》 - 服药须知 大凡阳虚阴盛之人,满身纯阴,虽现一切证形,如气喘气短,痰多咳嗽,不食嗜卧,面白唇青、午后、夜间发热,咽痛,腹痛泄泻,无故目赤,牙疼,腰痛膝冷,足软手弱,声低息微,脉时大时劲,或浮或空,或沉或细,种种... 明灯中医 2022-03-01 2.1W #医法圆通
《医法圆通》 - 病有宜下者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下利,脉迟滑者,内实也,利未欲止,当下之。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宜下之。寸脉浮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知有宿食也,宜下之。下利... 明灯中医 2022-03-01 2.7W #医法圆通
《医法圆通》 - 阳虚吐备忌滋阴也 凡吐血之人,由正气已衰,中宫不运,阴邪僭居阳位,久久积聚,阳无力以施运行之权,阳无力以申干刚之令,一触即发,血所以出也。只宜甘温扶阳,以申其正气,正气日申,阴血自降,一定之理。昧者不察,一见吐血,便... 明灯中医 2022-03-01 2.8W #医法圆通
《医法圆通》 - 胎元图说 今以一大圈,喻人一身之真气,中有一小圈,喻人身受胎之始基。始基之谓,胎元之消息也,称为祖气,号曰先天。先天,即父母精血中一点真气。[眉批]阳精阴血。各具真气,故曰真气寓于凡精凡血之中。二气浑为一气... 明灯中医 2022-03-01 2.7W #医法圆通
《医法圆通》 - 舌上白苔 病人虽舌现白苔,并未见头疼身痛,发热恶寒,恶热等情,切不可认为表证,认为瘟证。当于脉息,声音、起居动静,有神无神处探求病情,自有着落。切切不可猛浪。如果有表证足征,始可照解表法施治。... 明灯中医 2022-03-01 2.0W #医法圆通
《医法圆通》 - 辩脉切要 浮脉主风、洪脉主火、实脉主热、数脉主热、紧脉主寒、滑脉主痰、沉脉属阴、迟脉属寒、细脉不足、微脉不足、虚脉不足、弱脉不足。 以上脉象,诸书言:浮主风也,洪与实、数、紧、滑主火、主热、主寒、主痰也。予谓... 明灯中医 2022-03-01 2.3W #医法圆通
《医法圆通》 - 气喘脉劲 久病之人,忽见气喘脉劲,此阳竭于上,旦夕死亡之候,急急回阳,十中可救一二。但非至亲,切切不可主方,即主方亦必须批明,以免生怨。切不可见脉劲而云火大,便去滋阴降火。... 明灯中医 2022-03-01 2.0W #医法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