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书》 - 虚热第一 钱乙论肺虚热云∶唇深红色,治之散肺虚热,少服泻白散。(方见喘咳上气门中。) 钱乙论虚实热证云∶朱监簿子五岁,忽发热。医曰∶此心热也。腮赤而唇红,烦躁引饮,遂用牛黄丸三服,以一物泻心汤下之。来日不愈,... 明灯医学 2022-03-02 1.4W #幼幼新书
《幼幼新书》 - 极热第九 《千金翼》七水凌主大热及金石发动,金石凌不利;及小儿发热者服之方。 朴硝 卤咸(如凌者。各五斤) 芒硝(三斤,如雪者) 滑石(一斤半) 玉泉石 石膏 凝水石(如雪者。各一斤) 上七味各别捣,粗筛。... 明灯中医 2022-03-02 1.5W #幼幼新书
《幼幼新书》 - 痰涎第十 《圣惠》∶夫小儿多涎者,是风热壅结,在于脾脏,积聚成涎也。若涎多即乳食不下,涎沫结实而生壮热也。 钱乙论热不可下云∶朱监簿子五岁,夜发热,晓即如故。众医有作伤寒者,有作热治者,以凉药解之不愈。 其候... 明灯医学 2022-03-02 1.5W #幼幼新书
《幼幼新书》 - 积热第七 《玉诀》论积热者,因口不慎味,常餐粘食、腥膻、肥腻、冷滑、瓜果之物,已伤脾胃病也。胃腑虚微,结实难化,生疮瘢积,或胸胁之间,攻冲荣卫,呕逆气粗,眼涩,加渴,泄泻,两胁胀满。以汤散续,便宜疏宣,服千金... 明灯中医 2022-03-02 1.9W #幼幼新书
《幼幼新书》 - 潮热第六 汉东王先生《家宝》∶小儿发热,早晚两度者,谓之惊热,世呼为潮热。 汉东王先生《家宝》潮热病证∶小儿潮热,盖因血气壅盛,五脏生热熏发于外,故令发热。大体与温壮相类,或夹伏热,或带宿寒。夹伏热者,大便黄... 明灯中医 2022-03-02 1.5W #幼幼新书
《幼幼新书》 - 风热第四 《素问》通评虚实论∶帝曰∶乳子而病热,脉细小者何如?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岐伯曰∶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 《圣惠》论∶夫小儿心肺壅滞,内有积热。... 明灯中医 2022-03-02 1.8W #幼幼新书
《幼幼新书》 - 烦热第五 (脚手心热并五心热附) 《巢氏病源》烦热候∶小儿脏腑实,血气盛者,表里俱热,则苦烦躁不安,皮肤壮热也。 《小儿形证论》四十八候肺脏伏热歌∶ 肺家伏热病难测,夜卧心烦大便结。劝君微取三两行,次进温平药... 明灯医学 2022-03-02 1.4W #幼幼新书
《幼幼新书》 - 胎热第一 茅先生∶小儿生下二七日,有中胎热候,遍身黄胆肿满,眼不开,作呻吟声。此候本因母受胎时,身体不安而服药,牙儿在胎中受毒药,至有此候。所治者,先以紫龙水,一日三次洗牙儿;然用牛黄膏奶上吮下(方见膈热门中... 明灯医学 2022-03-02 1.5W #幼幼新书
《幼幼新书》 - 胃热第三 (脾热附) 《巢氏病源》小儿胃中有热候∶小儿血气俱盛者,则脏腑皆实,故胃中生热。其状大便则黄,四肢温壮,翕然体热。 钱乙论∶弄舌者,脾脏微热,令舌络微紧,时时舒舌。治之勿用冷药及下之,当少与泻黄散渐... 明灯中医 2022-03-02 1.6W #幼幼新书
《幼幼新书》 - 疮疹后减瘢痕第十六 《巢氏病源》伤寒发痘疮后减瘢候∶伤寒病发疮者,皆是热毒所为,其病折则疮愈,而毒瓦斯尚未全散。故疮痂虽落,其瘢犹 ,或凹凸肉起,所以宜用消毒减瘢之药以敷之。 谭氏小儿方疗小儿面上疮痘子瘢。 上用黄明胶... 明灯医学 2022-03-02 1.4W #幼幼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