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源候论》 - 十、膀胱病候 膀胱象水,旺于冬。足太阳其经也,肾之腑也。五谷五味之津液悉归于膀胱,气化分入血脉,以成骨髓也;而津液之余者,入胞则为小便。 其气盛为有余,则病热,胞涩,小便不通,小腹偏肿痛,是为膀胱气之实也,则宜泻... 明灯医学 2022-03-01 1.4W #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 - 九、大肠病候 大肠象金,旺于秋。手阳明其经也,肺之腑也,为传导之官,变化糟粕出焉。 其气盛为有余,则病肠内切痛,如锥刀刺,无休息,腰背寒痹,挛急,是为大肠气之实,则宜泻之。大肠气不足,则寒气客之,善泄,是大肠之气... 明灯中医 2022-03-01 1.4W #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 - 四、肺病候 肺象金,旺于秋。其脉如毛而浮,其候鼻,其声哭,其臭腥,其味辛,其液涕,其养皮毛,其藏气,其色白,其神魄;手太阴其经。与大肠合,大肠为腑主表,肺为脏主里。 肺气盛,为气有余,则病喘咳上气,肩背痛,汗出... 明灯医学 2022-03-01 2.0W #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 - 七、小肠病候 小肠象火,旺于夏。手太阳其经也,心之腑也。水液之下行为溲便者,流于小肠。 其气盛为有余,则病小肠热,焦竭干涩,小肠 胀,是为小肠之气实也,则宜泻之。小肠不足,则寒气客之,肠病,惊跳不言,乍来乍去,是... 明灯中医 2022-03-01 1.6W #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 - 三、脾病候 脾象土,王于长夏。其脉缓,其形口,其声歌,其臭香,其味甘,其液涎,其养形肉,其色黄而藏意;足太阴其经也。与胃合,胃为腑主表,脾为脏主里。 脾气盛,为形有余,则病腹胀,溲不利,身重苦饥,足萎不收,行善... 明灯医学 2022-03-01 1.9W #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 - 六、胆病候 胆象木,旺于春。足少阳其经也,肝之腑也,决断出焉。诸腑脏皆取决断于胆。 其气盛为有余,则病腹内冒冒不安,身躯躯习习,是为胆气之实也,则宜泻之。胆气不足,其气上溢而口苦,善太息,呕宿汁,心下澹澹,如人... 明灯中医 2022-03-01 1.3W #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 - 五、肾病候 肾象水,旺于冬。其脉如石而沉,其候耳,其声呻,其臭腐,其味咸,其液唾,其养骨,其色黑,其神志;足少阴其经也。与膀胱合,膀胱为腑主表,肾为脏主里。 肾气盛,为志有余,则病腹胀,飧泄,体肿,喘咳,汗出,... 明灯医学 2022-03-01 1.4W #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 - 二、心病候 心象火,旺于夏。其脉如钩而洪大,其候舌,其声言,其臭焦,其味苦,其液汗,其养血,其色赤,其藏神;手少阴其经也。与小肠合,小肠为腑而主表,心为脏而主里。 心气盛,为神有余,则病胸内痛,胁支满,胁下痛,... 明灯医学 2022-03-01 1.6W #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 - 五脏六腑病诸候(凡十三论)(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一、肝病候 肝象木,旺于春;其脉弦,其神魂,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其声呼,其臭臊,其味酸,其液泣,其色青,其藏血;足厥阴其经也。与胆合,胆为腑而主表,肝为脏而主里。 肝气盛,为血有余,则病目赤,两胁... 明灯医学 2022-03-01 2.1W #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 - 五、大小便难候 大小便难者,由冷热不调,大小肠有游气,游气在于肠间,搏于糟粕,溲便不通流,故诊其尺脉滑而浮大,此为阳干于阴,其人苦小腹痛满,不能尿,尿即阴中痛,大便亦然。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明灯中医 2022-03-01 1.3W #诸病源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