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悬枢》 - 温病根原 《素问·阴阳应象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生气通天论》:阴阳之要,阳秘乃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金匮真言论》... 明灯中医 2022-03-01 1.8W #四圣悬枢
《四圣心源》 - 真藏脉义 土者,四维之中气也。脾以阴土而含阳气,故脾阳左升则化肝木;胃以阳土而胎阴气,故胃阴右降则化肺金。金降于北,凉气化寒,是谓肾水;木升于南,温气化热,是谓心火。肺肝心肾,四象攸分,实则脾胃之左右升降而变... 明灯医学 2022-03-01 1.8W #四圣心源
《四圣悬枢》 - 附仲景温义 仲景《伤寒》: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热灼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 明灯医学 2022-03-01 1.8W #四圣悬枢
《四圣悬枢》 - 附岐伯温义 《素问·热论》: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热病者,伤寒之类,非伤寒也。 岐伯对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 明灯医学 2022-03-01 1.8W #四圣悬枢
《四圣心源》 - 脏腑脉象 五藏为阴,六府为阳,阴阳既殊,脉象攸分。肝脉弦,心脉洪,脾脉缓,肺脉涩,肾脉沉。其甚者为藏,其微者为府。 《难经》:心脉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心脉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微大者,小... 明灯中医 2022-03-01 1.7W #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 - 四时脉体 天地之气,生长于春夏,收藏于秋冬。人与天地同气也,阳气生长,则脉浮升,阴气收藏,则脉沉降。是以春之脉升,夏之脉浮,秋之脉降,冬之脉沉。 《素问·脉要精微论》: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 明灯中医 2022-03-01 1.9W #四圣心源
《四圣悬枢》 - 温病名义(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附岐伯温义 《素问·热论》: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热病者,伤寒之类,非伤寒也。 岐伯对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 明灯中医 2022-03-01 1.8W #四圣悬枢
《四圣悬枢》 - 温病名义 秋冬感冒,名曰伤寒;春夏感冒,名曰温病。病于春者谓之温,病于夏者谓之热,温热同病,因时异名。《素问·热论》: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是也。四时之候,秋凉冬寒,春温夏热,约而言之,不过阴阳,... 明灯中医 2022-03-01 2.0W #四圣悬枢
《四圣心源》 - 三部九候脉法 十二经皆有动脉,上部之动脉在头,中部之动脉在手,下部之动脉在足,是为三部。一部三候,是为九候。《素问·三部九候论》: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足少阳之颔厌... 明灯中医 2022-03-01 1.7W #四圣心源
《四圣悬枢》 - 卷一·温病解第一 时分冬夏,病殊寒温,气候不同,感伤亦异。伤寒著于仲景,温病阐于岐伯,各有妙解,水火判然。自叔和混热病于伤寒,伤寒之理,既永晦于千古;温病之义,亦长讹于百代。后世庸工纷起,杀运宏开,当鼓橐吹炉之际,何... 明灯中医 2022-03-01 1.6W #四圣悬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