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书》 - 怪痘形证(十三) 怪痘者,乃逆痘中之尤甚者,形证不一,不可不辩。 痘初出时,面胸手足已见红点,却不起发,不成脓浆,随即收敛,若加气促声哑闷乱者即死,此名内陷证也。此证若无烦喘闷乱等候者,名曰试痘。过五七日后,必复发热... 明灯医学 2022-03-01 2.1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吉证(十一) 一看口唇舌尖红活,无燥白之色者吉。 二看根窠红润圆活,地白分明者吉。 三看心窝额上稀少者,最为顺候。 四看痘顶出来,不焦不紫者吉。 五看颜色无黑陷,痘顶内暗而黄如苍蜡色,外润而黄如油色者吉。 凡看痘... 明灯医学 2022-03-01 2.1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辩虚质寒热(八) 一、察痘之要,惟在虚实二字。盖实者,邪气实也,邪实者,宜清宜泻;虚者,血气虚也,血气虚者,宜温宜补。且痘本胎毒,非藉元气不能达,非藉元气不能收。故凡欲解毒清火,亦须凭借元气,使元气无力,则清亦不能清... 明灯医学 2022-03-01 1.9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形色情性(四) 凡天行痘疹之时,有于未出之先,察其形色情性,可以预知吉凶也。一观其色∶如面颜红白明润,与平日同而无变者吉,如忽见红赤而太娇,或 白而无彩,顿然改变异于平时者凶。又如额有青纹,目有赤脉,口有黑气,耳有... 明灯医学 2022-03-01 2.2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腹胀腹痛(三十二) 小儿腹胀腹痛,多因食积,或寒凉伤脾而然。《内经》曰∶病痛者阴也。又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束垣曰∶寒胀多,热胀少,皆主于脾胃。故凡小儿肚腹或胀或痛,虽曰多由积滞,然脾胃不虚,则运化以时,何致... 明灯医学 2022-03-01 1.7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盗汗(三十一) 小儿元气未充,腠理不密,所以极易汗出,故凡饮食过热,或衣被过暖,皆能致汗。东垣诸公云∶此是小儿常事,不必治之。然汗之根本,由于营气;汗之启闭,由于卫气。若小儿多汗者,终是卫虚,所以不固。汗出既多,未... 明灯医学 2022-03-01 2.1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五疳证(三十) 钱仲阳曰∶小儿诸疳,皆因病后脾胃亏损,或用药过伤,不能传化乳食,内亡津液,虚火妄动,或乳母六淫七情,饮食起居失宜,致儿为患。凡疳在内者,目肿腹胀,泻痢青白,体渐瘦弱;疳在外者,鼻下赤烂,频揉鼻耳,或... 明灯医学 2022-03-01 2.0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外感发热弗药可愈(二十二) 凡小儿偶然发热者,率由寒热不调,衣被单薄,柔弱肌腠,最易相感,感则热矣。余之治此,不必用药,但于其熟睡之顷,夏以单被,冬以绵被,蒙头松盖,勿壅其鼻,但以稍暖为度,使其鼻息出入皆此暖气,少顷则微汗津津... 明灯医学 2022-03-01 2.1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吐乳(二十九) 小儿吐乳,虽有寒热之不同,然寒者多而热者少,虚者多而实者少,总山胃弱而然。但察其形色脉证之阴阳,则虚实寒热自有可辩,热者宜加微清,寒者必须温补。乳子之药,不必多用,但择其要者二、三、四味,可尽其妙,... 明灯医学 2022-03-01 2.0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内热证(二十四) 内热与外热不同,内热以五内之火,热由内生,病在阴分,故内热者宜清凉,不宜升散,升散则内火愈炽,火空则发也,外热以肤腠之邪,风寒外袭,病在阳分,故外热者宜解散,不宜清降,清降则表热愈留,外内合邪也。此... 明灯医学 2022-03-01 2.0W #景岳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