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 - 表里虚实论 凡痘灰白不红绽。不起发。出不快。昏暗顶陷。皆表寒而虚。二便清。身凉。手足口气俱冷。 不渴少食。唇白涕清。饮食不化。皆里虚而寒。此表里虚寒之证。急宜温脾胃补气血。当用参、 、归、术、木香、肉桂等药。以... 明灯医学 2022-03-02 2.3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辨证(六则) 初发悠悠身热。最宜气息和平。饮食甘而便溺如常。手足温而面容不改。兼之睡卧安宁。便见证来之顺。四肢清而面色 白。饮食少而精神倦怠。此证当作虚看。痘出决然不振。再见便溏乳。急当补气为宜。若还热甚气粗。定... 明灯医学 2022-03-02 2.0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卷十二 \ 婴儿门下 夫人习尚不同。趋舍各异。痘疹一门。向得涵高兄采辑诸家方论。备列医通。其间方药多有以意参易者。惜乎笔削未竣。完璧难求。志儿心折其学。因命续貂。系以麻疹诸例。庶不失先哲二者并名之义云。... 明灯医学 2022-03-02 2.3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循衣撮空 循衣撮空。皆由肝热筋脉血枯而风引之。故手指为之撮敛也。宜确服六味丸。间有回生之功。 亦有脾虚肝乘者。六君子加钩藤、蝎梢。若肝经实热。泻青丸。盖循衣撮空。皆病之败证。求其实热。十无一二。许叔微云。循衣... 明灯医学 2022-03-02 2.5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五迟五硬五软 五迟者。立迟行迟齿迟发迟语迟是也。盖肾主骨。齿者骨之余。发者肾之荣。若齿久不生。生而不固。发久不生。生则不黑。皆胎弱也。良由父母精血不足。肾气虚弱。不能荣养而然。若长不可立。立而骨软。大不能行。行则... 明灯医学 2022-03-02 2.7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龟胸背 龟背者。由儿生下。风客于脊。入于骨髓。小续命去附加防风。龟胸者。因肺受湿热。攻于胸膈。龟胸丸。并用龟尿点其骨节。多有得愈者。盖小儿腠理不密。风邪乘之。或痰饮蕴热于肺。风热交攻而致。或坐早风入骨髓。治... 明灯医学 2022-03-02 2.7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解颅 解颅者。生下囟门不合也。长必多愁少笑。目白睛多。面色 白。肢体消瘦。皆属肾虚。按肾主髓。脑为髓海。因父母精血不足。不能敛固也。地黄丸加五味、鹿茸。更用天南星微炮为末。醋调摊绯帛。烘热贴囟门。虚寒。用... 明灯医学 2022-03-02 2.7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目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黑睛为肝之窍。瞳神又为肾之精华。小儿目无精光。及白睛多黑精少者。肝肾俱不足也。地黄丸加鹿茸。昼视通明。夜视罔见者。所禀阳气衰弱。遇夜阴盛则阳愈衰。故不能视也。冲和养胃汤... 明灯医学 2022-03-02 2.1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烦渴 小儿唇红如丹即发渴。红甚焦黑则危笃。若三焦烦热作渴。导赤散。风热。泻青丸。虚烦懊。栀子豉汤。虚烦不得眠。酸枣汤。夜甚者。当归补血汤。伤寒后唇口焦者。竹叶石膏汤。泻利作渴。五苓散。暑伤心脾。烦渴引饮者... 明灯医学 2022-03-02 1.7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腹痛腹胀 小儿腹痛体瘦。面色 白。目无精光。手足指寒。口中气冷。不思饮食。或呕利撮口。此脾土虚而寒水所侮也。益黄散。或理中丸去参加茯苓。若口中气温。手足心热。面色黄白。目无精光。或多睡恶食。或大便酸臭。此积痛... 明灯医学 2022-03-02 2.4W #张氏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