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心法》 - 恶寒四十八(附面热、面寒) 阳虚则恶寒,用参 之类,甚者加附子少许,以行参 之气。一妇人恶寒,用苦参、一钱为末,齑水调服。探吐之后,用川芎、南星、苍术、酒炒黄芩为末,白汤下。冬月,芩减半,加姜汁调,曲煮糊丸。虚劳,冬月恶寒之甚... 明灯中医 2022-02-27 1.9W #丹溪心法
《丹溪心法》 - 关格四十二 关格,必用吐,提其气之横格,不必在出痰也。有痰宜吐者,二陈汤吐之,吐中便有降。有中气虚不运者,补气药中升降。寒在上,热在下,脉两手寸俱盛四倍以上。 戴云∶关格者,谓膈中觉有所碍,欲升不升,欲降不降,... 明灯中医 2022-02-27 1.8W #丹溪心法
《丹溪手镜》 - 螈(五十三) 螈 ,螈者,筋脉缩急也。 者,筋脉伸缓也,伸缩不止,俗曰发搐,并邪热盛也,热盛则风搏并经络。风主动,四肢动而不宁,若以祛风涤热治之亦有可生,若妄加灼火发表之药则死矣。... 明灯中医 2022-02-27 1.8W #丹溪手镜
《丹溪心法》 - 水肿三十八 水肿,因脾虚不能制水,水渍妄行,当以参术补脾,使脾气得实,则自健运,自能升降。运动其枢机,则水自行,非五苓神佑之行水也。宜补中、行湿、利小便,切不可。用二陈汤加白术、人参、苍术为主,佐以黄芩、麦门冬... 明灯中医 2022-02-27 2.0W #丹溪心法
《丹溪心法》 - 小便不通四十 小便不通,有气虚、血虚、有痰、风闭、实热。气虚,用参、 、升麻等,先服后吐,或参、 药中探吐之;血虚,四物汤,先服后吐,或芎归汤中探吐亦可;痰多,二陈汤,先服后吐。以上皆用探吐。若痰气闭塞,二陈汤加... 明灯中医 2022-02-27 2.3W #丹溪心法
《丹溪心法》 - 梦遗四十五(附精滑) 专主乎热,带下与脱精同治法,青黛、海石、黄柏。内伤,气血虚不能固守,常服八物汤加减,吞樗树根丸。 思想成病,其病在心,安神丸带补药。热则流通,知母、黄柏、蛤粉、青黛为丸。精滑,专主湿热,黄柏、知母降... 明灯中医 2022-02-27 2.2W #丹溪心法
《丹溪手镜》 - 郑声(五十) 郑声乃声转而不正也,以身凉脉小,自利不渴而多言者,为郑声,虚也,宜凉补之。 谵语乃妄有所见而言,皆真气昏乱,神识不清之所致。 并热在胃中,上乘于心也,有言语差谬,睡中呢喃,独语不休乱言皆热,分轻重。... 明灯中医 2022-02-27 2.1W #丹溪手镜
《丹溪心法》 - 嘈杂三十五 嘈杂,是痰因火动,治痰为先,姜炒黄连,入痰药。用炒山栀子、黄芩为君,南星、半夏、陈皮为佐,热多加青黛。 嘈杂,此乃食郁有热,炒栀子、姜炒、黄连不可无。肥人嘈杂,二陈汤少加抚芎、苍术、、炒山栀子。嘈杂... 明灯中医 2022-02-27 2.0W #丹溪心法
《丹溪手镜》 - 虚烦(三十四) 谓心中郁郁而烦也。烦者,热也。欲吐不吐,心中无奈。胸中烦、心烦、虚烦,三者皆邪热传里,心烦喜呕,胸中烦不喜呕,小柴胡主之。 少阴病二三日,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少阴病,胸满而烦,猪肤汤主之... 明灯中医 2022-02-27 1.8W #丹溪手镜
《丹溪手镜》 - 喘(四十三) 喘,肺主也。谓气逆而上行,息数、气急、张口、抬肩、摇身、滚肚。 有邪气在表而喘者,心腹必濡而不坚。 太阳恶风无汗而喘,桂枝加浓杏汤主之。 喘而汗出者,邪气在里也,且邪气内攻,气逆不利而喘,以葛根黄芩... 明灯中医 2022-02-27 2.1W #丹溪手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