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科指掌》 - 咽喉看治法总要 (共十四条) 凡治毒症之法,须看其气血壮盛者,多服凉药不妨。如气血衰弱者,凉药不可多用,多则气血愈衰,即用十八味神药为妥。 凡治喉中红肿者,须视或痈、或蛾,认症不真不可下他药。先用六味汤一服,吹金不... 明灯中医 2022-03-01 2.7W #喉科指掌
《喉科指掌》 - 咽喉大纲论 夫咽喉者,左为咽,右为喉。咽属胃,喉属肺,乃一身之总要,百节之关防,呼吸出入之所也。经云∶一阴一阳结而为喉痹。痹者闭也。有风、有寒、有火、有湿、有毒、有虚,或风火相传,或寒湿相聚,其症不一,变幻不测... 明灯中医 2022-03-01 2.5W #喉科指掌
《喉科指掌》 - 叙 夫医之为类最繁,其为道甚难,而于咽喉一科则尤难之难者也。咽以纳食,喉以纳气。纳食者,为胃脘,下通于脾,从土化,纳气者,为肺脘,下通于心,从金化。金性燥,其变动为涩,涩则闭塞而不仁,故喉病谓之痹。土性... 明灯中医 2022-03-01 2.2W #喉科指掌
《吴鞠通医案》 - 头痛 赵氏 五十五岁 乙丑三月十八日 六脉弦而迟,沉部有,浮部无,巅顶痛甚,下连太阳,阳虚内风眩动之故。 桂枝(六钱) 白芍(三钱) 生 (六钱) 炙甘草(三钱) 川芎(一钱) 全当归(二钱)生姜(五钱)... 明灯中医 2022-03-01 2.9W #吴鞠通医案
《吴鞠通医案》 - 胃痛 伊芳氏 三十岁 甲子十月二十七日 脉弦急,胁胀攻心痛,痛极欲呕,甫十五日而经水暴至甚多,几不能起,不欲食,少腹坠胀而痛。此怒郁伤肝,暴注血海,肝厥犯胃也,议胞宫阳明同治法。盖《金匮》谓胞宫累及阳明,... 明灯中医 2022-03-01 2.8W #吴鞠通医案
《吴鞠通医案》 - 咳嗽 郭男 八岁 癸亥七月十一日 咳而呕,胃咳也,痰涎壅塞,喘满气短。 半夏(三钱) 小枳实(一钱) 陈皮(一钱) 杏仁(二钱) 苏梗(二钱) 生苡仁(三钱)生姜(二钱) 茯苓(三钱) 即于前方内加∶ 苦... 明灯中医 2022-03-01 2.9W #吴鞠通医案
《吴鞠通医案》 - 飧泄 章男 十一个月 六月十三日 泄久伤脾,恐成柔痉,俗所谓慢脾风,议疏补中焦。 茯苓块(三钱) 浓朴(一钱) 煨肉果(一钱) 苡仁(三钱,炒) 扁豆(二钱,炒) 莲子(三钱,连皮去心) 广皮炭(八分)... 明灯中医 2022-03-01 2.7W #吴鞠通医案
《吴鞠通医案》 - 伤寒 五十八岁 癸酉二月初一日 太阳中风,尚未十厘清解,兼之湿痹髀痛。 桂枝(四钱) 浓朴(二钱) 蚕砂(三钱) 杏仁(三钱) 防己(三钱) 茯苓皮(五钱) 姜黄(二钱) 炙甘草(钱半) 广皮(钱半) 二... 明灯中医 2022-03-01 2.9W #吴鞠通医案
《吴鞠通医案》 - 痉(太阳所至) 温 癸亥二月二十九日 六十日之幼孩,痉已二十余日,现下脉不数,额上凉汗,并无外感可知,乃杂药乱投,致伤脾胃。故乳食有不化之形,恐成柔痉,俗所谓慢脾风。议护中焦,乃实土制风法,又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义... 明灯中医 2022-03-01 3.1W #吴鞠通医案
《吴鞠通医案》 - 食积 金 男 四岁 幼孩手心热,舌苔浓浊,呕吐,食积也,法当和胃而醒脾,宜降不宜升。 藿梗(二钱) 焦曲(钱半) 白豆蔻(三钱,研) 半夏(二钱) 鸡内金(一钱) 广皮炭(一钱) 苡仁(二钱,研) 浓朴(... 明灯中医 2022-03-01 2.4W #吴鞠通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