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鞠通医案》 - 少阳螈 某氏 己卯七月 其人本有肝风头痛病根,少阳郁勃,真水不能上济可知。又现伏暑内发, 犀角(三钱) 丹皮(五钱) 鲜荷叶(一张,去蒂) 羚羊角(三钱) 细生地(五钱) 钩藤(二钱) 茶菊花(三钱) 桔梗... 明灯中医 2022-03-01 2.3W #吴鞠通医案
《吴鞠通医案》 - 吐血 王 脉弦如刃,吐血后左胁微痛,喉中如有物阻。治在肝络,使血不瘀,则吐可止,止后当与补阴。 新绛纱(三钱) 归须(二钱) 元胡索(二钱) 旋复花(三钱) 炒桃仁(三钱) 降香末(三钱) 丹皮(三钱)... 明灯中医 2022-03-01 2.2W #吴鞠通医案
《吴鞠通医案》 - 虚劳 伊芳 劳伤急怒,吐血二者,皆治在肝络,医者不识,见血投凉,以致胃口为苦寒。 二十岁 所伤残,脾阳肾阳,亦为苦寒滑润,伐其生发健运之常,此腹痛晨泄不食,脉沉弦细之所由来也。按∶三焦俱损,先建中焦,补土... 明灯中医 2022-03-01 2.2W #吴鞠通医案
《吴鞠通医案》 - 胁痛 伊芳氏 二十岁 肝郁胁痛 病名肝着,亦妇科之常证,无足怪者。奈医者不识,见其有寒热也,误以为风寒而用风药。夫肝主风,同气相求,以风从风,致令肝风鸱张;肝主筋,致令一身筋胀;肝开窍于目,致令昼夜目不合... 明灯中医 2022-03-01 2.1W #吴鞠通医案
《吴鞠通医案》 - 肝痈 谢 四十四岁 辛巳三月二十四日 病起肝郁胁痛,痰中带血,病名肝着。医者不识络病因由,与络病治法,非见血投凉,即见血补阴,无怪乎愈治愈穷也。大凡血症之脉,左脉坚搏,治在下焦血分;右坚搏,治在上焦气分。... 明灯中医 2022-03-01 2.3W #吴鞠通医案
《吴鞠通医案》 - 肝厥 高氏 四十五岁 乙丑十一月十一日 肝阳上窜,因怒即发,十余年矣。经云∶久病在络,岂经药可效?再肝厥之症,亦有寒热之不同。此症脉沉而弦细,其为寒也无疑。大凡寒厥必死,今不死者,以其为腑厥而非脏厥也,现... 明灯中医 2022-03-01 2.0W #吴鞠通医案
《吴鞠通医案》 - 中风 陶氏 六十八岁 左肢拘挛,舌浓而蹇,不能言,上有白苔,滴水不能下咽,饮水则呛,此中风挟痰之实症。前医误与补阴,故隧道俱塞,先与开肺。 生石膏(四两) 防己(五钱) 杏仁(四钱) 姜半夏(五钱) 茯苓... 明灯中医 2022-03-01 2.2W #吴鞠通医案
《吴鞠通医案》 - 冬温 张 六十八岁 甲子十一月二十五日 舌黄,口渴,头不痛而恶寒,面赤,目赤,脉洪热甚,形似伤寒,实乃冬温夹痰饮,与伏暑一类。 连翘(六钱) 桔梗(八钱) 杏仁(六钱) 荆芥穗(五钱) 银花(六钱) 甘草... 明灯中医 2022-03-01 2.1W #吴鞠通医案
《吴鞠通医案》 - 湿温 王 三十三岁 壬戌四月二十二日 证似温热,但心下两胁俱胀,舌白,渴不多饮,呕恶嗳气,则非温热而从湿温例矣。用生姜泻心汤之苦辛通降法。 生姜(一两) 干姜(五钱) 茯苓(六钱) 生薏仁(五钱) 半夏(... 明灯中医 2022-03-01 2.1W #吴鞠通医案
《吴鞠通医案》 - 风温 初六日 风温,脉浮数,邪在上焦。胸痞微痛,秽浊上干清阳。医者误认为痰饮阴邪之干清阳,而用薤白汤。又有误认伤寒少阳经之胁痛,而以小柴胡治之者。逆理已甚,无怪乎谵语烦躁,而胸痞仍不解也。议辛凉治温以退热... 明灯中医 2022-03-01 2.1W #吴鞠通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