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思辨录》 - 枳实 别录枳实破结实,消胀满。是其满为坚满,破结实即下宿食之谓,似不如浓朴之散湿满,兼可治上矣。然枳实气药而味苦酸,胸胁之坚满,亦其所司。故别录于胸胁曰除痰癖,不曰除痰饮。水者柔物亦动物。然水至于停,则与... 明灯中医 2022-03-01 2.0W #本草思辨录
《本草思辨录》 - 楮实 本经与陶隐居抱朴子皆甚言楮实之功,而方书用于补剂者,杨氏还少丹外不多见。大抵以其物贱,而修真秘旨又言久服成骨软,与济生秘览治骨哽,遂不复重。诸家亦未有发明其所以然者。窃思补益与软骨,并不相背,特其义... 明灯中医 2022-03-01 2.4W #本草思辨录
《本草思辨录》 - 桑根白皮 桑根白皮甘辛入脾肺,而气寒复入膀胱,能驱脾肺中之水气从小便出,故水肿腹满胪胀胥治之。咳嗽惟肺有水气及伏火者宜之。肺虚无火,因风寒而嗽者,服之则锢闭邪气而成久嗽。此仲圣于王不留行散,所以谓风寒勿取也。... 明灯中医 2022-03-01 2.1W #本草思辨录
《本草思辨录》 - 诃黎勒 诃黎勒苦温能开,酸涩能收。开则化痰涎,消胀满,下宿食,发音声;收则止喘息,已泻痢。然苦多酸少,虽涩肠而终泄气,古方用是物皆极有斟酌。仲圣诃黎勒散治气利。气利者,气与矢俱失也,必有痰涎阻于肠中。诃黎勒... 明灯中医 2022-03-01 2.3W #本草思辨录
《本草思辨录》 - 皂荚、皂荚子 阳在上不与阴化而为风,阴遂变为痰涎。皂荚以金胜木,通气利窍,风无不搜,斯湿无不去,故凡痰涎涌塞而为中风为喉痹者,胥倚以奏功。阳在下不与阴化而为风,阴遂被劫而生燥,皂荚气浮而子较沉,故子能祛在下之风,... 明灯中医 2022-03-01 2.4W #本草思辨录
《本草思辨录》 - 沉香 肾中阳虚之人,水上泛而为痰涎,火上升而为喘逆。沉香质坚色黑而沉,故能举在上之水与火,悉摄而返之于肾。其气香性温,则能温肾以理气,即小便气淋,大肠虚闭,亦得以通之,而要非以宣泄为通也。 沉香之用以气,... 明灯中医 2022-03-01 2.0W #本草思辨录
《本草思辨录》 - 柏实 柏为百木之长,叶独西指,是为金木相媾。仁则色黄白而味辛甘气清香,有脂而燥,虽润不腻。故肝得之而风虚能去,脾得之而湿痹能通,肺得之而大肠虚秘能已。竹皮大丸喘加柏实者,肺病亦肝病也。盖妇人乳中烦呕,是肝... 明灯中医 2022-03-01 2.2W #本草思辨录
《本草思辨录》 - 藕、鸡头实 藕始终以生、以长、以穿穴于水中,而孔窍玲珑,丝纶内隐,故能入心所主之血。又味甘入鸡头植于水与藕同,味甘平补中亦同。惟藕始终不离水而善穿泥,鸡头则取苞中之实,而苞有青刺,结必向阳。藕气寒而鸡头气温,藕... 明灯中医 2022-03-01 2.1W #本草思辨录
《本草思辨录》 - 蜀椒 蜀椒为足太阴及右肾气分之药。祛脾肾之寒湿而不治风寒风湿。若但寒无湿,亦有不宜。 治寒湿无分脾肾,而补火则独在肾。何以言之?性温燥而下行,足以祛寒湿而不足以祛风。 皮红膜白,间以黄肉,极里之子则黑,为... 明灯中医 2022-03-01 1.9W #本草思辨录
《本草思辨录》 - 枇杷叶 枇杷叶背有黄毛,黄入胃而毛属肺。其味苦平,故能和肺胃而降气。别录主卒 不止。 邹氏不言 为何病,而但以阴和阳,阳入阴释之,似精而实泛矣。夫卒 者呃逆之谓,不止者连续之谓,呃逆多卒发而连续。其所以主之... 明灯中医 2022-03-01 2.3W #本草思辨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