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思辨录》 - 木瓜 木瓜味酸气温而质津润,皮始青而终黄,肉先白而后赤,为肺胃肝脾血分之药。津润之物,似湿证非宜。然风以胜之,土以制之,温其气以行之,湿之挟寒者,讵不能疗。肝主风木,木得湿则盛。既却湿而平木,故风亦自息。... 明灯中医 2022-03-01 2.0W #本草思辨录
《本草思辨录》 - 桃仁 桃有肤毛为肺果,仁则主攻瘀血而为肝药,兼疏肤腠之瘀。惟其为肝药,故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治在少腹,鳖甲煎丸治在胁下,大黄牡丹汤治在大肠,桂枝茯苓丸治在症痼,下瘀血汤治在脐下。惟其为肺果兼疏肤腠之... 明灯中医 2022-03-01 2.0W #本草思辨录
《本草思辨录》 - 乌梅 梅花苞于盛冬,梅实成于初夏。得木气之全而味酸,谓为肝药,夫何待言。然非专入肝不兼走他经也。其气平属金,其味酸中有涩,涩为辛酸之变亦属金。实熟则色黄而味带甘,乌梅乃半黄时所熏,则亦入脾胃。濒湖谓舌下有... 明灯中医 2022-03-01 2.1W #本草思辨录
《本草思辨录》 - 苦瓠 大水面目四肢浮肿,因在内而证在外也,以苦瓠之瓤与子治之,则弃其外而取其内也。 瓤与子为一瓠之津液所储,迨其渐干渐敛,气遒力浓,炼津液为精华,以此驭人身梗化之水,自无归命投诚,一遵约束。然则瓠其何以处... 明灯中医 2022-03-01 1.9W #本草思辨录
《本草思辨录》 - 干姜 干姜以母姜去皮依法造之,色黄白而气味辛温,体质坚结,为温中土之专药,理中汤用之,正如其本量。其性散不如守,故能由胃达肺而无泄邪、出汗、止呕、行水之长。炮黑亦入肾,而无附子乌头之大力。凡仲圣方用干姜,... 明灯中医 2022-03-01 2.0W #本草思辨录
《本草思辨录》 - 生姜 生姜是老姜所生之子姜,干姜则老姜造成者。故干姜得秋气多,功兼收敛。生姜得夏气多,功主横散。干姜温太阴之阴,生姜宣阳明之阳。一脏一腑,亦治分母子。 生姜气薄发泄,能由胃通肺以散邪。凡外感鼻塞与噫气呕吐... 明灯中医 2022-03-01 2.2W #本草思辨录
《本草思辨录》 - 葱白 葱之为物,茎则层层紧裹而色白气凉,叶则空中锐末而色青气温。凡仲圣方用葱无不是白,其层层紧裹之中,即含有欲出未出之青叶,是为阳涵于阴,犹少阴寓有真阳,其生气上出,含有青叶,则又似厥阴,色白又似肺,信乎... 明灯中医 2022-03-01 2.2W #本草思辨录
《本草思辨录》 - 韭(根叶同用)、韭子 素问∶食气入胃,浊气归心。韭味辛臭浊,故归心尤易。以其归心,故素问谓心病宜食韭叶。然必心为阴壅,阳不能达,借韭以达之,非可疗一切心病也。 胃脘有瘀血作痛者,饮韭汁极效。盖韭以入胃之浊气归心,即以留胃... 明灯中医 2022-03-01 2.4W #本草思辨录
《本草思辨录》 - 扁豆扁豆叶 扁豆花白实白,实间藏芽处,别有一条,其形如眉,格外洁白,且白露后实更繁衍,盖得金气之最多者。凡豆皆甘而入脾,故能于夏令湿盛脾弱之时,布清肃之令,复敦阜之气。 此千金与局方治霍乱所以用实也。然其补脾之... 明灯中医 2022-03-01 2.2W #本草思辨录
《本草思辨录》 - 薏苡仁 李濒湖云∶薏苡仁属土,阳明药也,故能健脾益胃。刘氏驳之,则云∶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所以能注于肺者,实由于脾。脾气合于肾以至肺,肺气合于心以归肾,此三阴之气,谓之元气,即中气也。然若胃阳... 明灯中医 2022-03-01 2.1W #本草思辨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