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医随笔》 - 脉有数道 《脉简补义》论脉有如参量线,以为痰病,及将死气尽血散之象,详矣。顷读《仓公传》有曰∶切其脉,得肺阴气,其来数道,至而不一也,色又乘之,故知其当十日溲血死。夫得肺阴气,谓得肺之真脏也。《内经》曰∶所谓... 明灯医学 2022-03-01 2.1W #读医随笔
《读医随笔》 -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 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尝谓∶读书须知其笔法之断续、起伏、伸缩、单复,今于此节备之矣。“饮入于胃”一句,当作一大断;“游溢精气”四句直下,再作一大断;“通调水道”二句,是双承肺、胃,非单承肺也。水道... 明灯医学 2022-03-01 2.2W #读医随笔
《读医随笔》 - 三阴三阳名义三 (论六经、六气不能强合,又推论其余意也。 至真要论曰∶以名命气,以合命处,而言其病,名谓四象之名。即阴阳离合论所称三阴之名也。气,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气也;处,人身十二经之部位也。由此观之,以... 明灯医学 2022-03-01 2.1W #读医随笔
《读医随笔》 - 三阴三阳名义二 (直指本义起于分野,而广引以明之 十二经之三阴三阳,其于脏腑不能执而强合也,前论详之矣。十二经之三阴三阳,其称名起于人身之分野,而分野则何为有三阴三阳也?曰∶象于天地之义也。南面而立,阳明在前,阳之... 明灯医学 2022-03-01 2.4W #读医随笔
《读医随笔》 - 三阴三阳名义一 (论六经、五脏不能强合 三阴三阳者,天之六气也,而人身之血气应焉。然血气之行于身也,周流而无定;而三阴三阳之在身也,有一定之部分,则何也?人身三阴三阳之名,因部位之分列而定名,非由气血之殊性以取义也... 明灯医学 2022-03-01 2.7W #读医随笔
《读医随笔》 - 虚实补泻论 虚实者,病之体类也。补泻者,治之律令也。前人论之详矣。兹撮其要者,与平日读书之所记,汇辑于此,以为温故之一助云。夫《内》、《难》、仲景之论虚实也,其义甚繁。有以正气盛衰分虚实者,所谓脉来疾去迟,外实... 明灯医学 2022-03-01 2.3W #读医随笔
《读医随笔》 - 气血精神论 医者,道之流也。道家以精、气、神,谓之三宝,不言血者,赅于精也。是故气有三∶曰宗气也,荣气也,卫气也。精有四∶曰精也,血也,津也,液也。神有五∶曰神也,魂也,魄也,意与智也,志也,是五脏所藏也。凡此... 明灯医学 2022-03-01 2.3W #读医随笔
《读医随笔》 - 自序 《读医随笔》者,学海之所以备遗忘也,意在温故以求新,实无新意之可采。徒以同志传诵医也,先治脉,次治药。脉有《脉义简摩》、《诊家直诀》之刻;药以亲尝未遍,不敢臆说,久未成书。若夫病证众矣,治法繁矣,虽... 明灯医学 2022-03-01 2.2W #读医随笔
《诸病源候论》 - 二百五十二、浸淫疮候 小儿五脏有热,熏发皮肤,外为风湿所折,湿热相搏身体。其疮初出甚小,后有脓汁,浸淫渐大,故谓之浸淫疮也。... 明灯医学 2022-03-01 2.9W #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 - 二百四十七、冻烂疮候 小儿冬月,为寒气伤于肌肤,搏于血气,血气壅涩,因即生疮。其疮亦 肿而难瘥,乃至皮肉烂,谓之为冻烂疮也。... 明灯医学 2022-03-01 2.8W #诸病源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