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医随笔》 - 虚劳损极有内因外因两大纲 虚劳损极,统谓之劳,《内经》论之详矣。其绪旁见侧出,令人难寻,惟四乌 骨一茹丸一方,纯从血分攻补,实开千古治劳之妙诀。《难经》剖析损至脉证传变,补《内经》所未;至仲景则治法大备矣。小建中汤,治劳之初... 明灯医学 2022-03-01 2.2W #读医随笔
《读医随笔》 - 中风有阴虚阳虚两大纲 中风者,人间第一大病也,而《金匮》论之甚简,吾初亦怪仲景之太率略矣。细考其义乃知察脉审证、施治之法,已提纲挈领而无遗也。后世论中风者,分中经、中腑,而口歪眼斜,流涎吐沫,偏枯不遂,四肢拘急,痿软瘫痪... 明灯医学 2022-03-01 2.2W #读医随笔
《读医随笔》 - 血痹疟母合论 《金匮》论血痹曰∶尊荣人,骨弱,肌丰盛,重因疲劳,汗出而卧,不时动摇,如被微遂得之。此即《内经》所谓厥逆、颠疾、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盖尊荣肥盛,是素木气虚血滞之质矣。疲劳汗出,则气伤津耗... 明灯医学 2022-03-01 2.1W #读医随笔
《读医随笔》 - 寒湿下受直伤少阴变证多端搜治匪易 自古皆谓∶寒伤肺,湿伤脾,同气相感也,展转乃伤他经。今据吾所见,凡人久在湿地坐卧,寒湿之气尽从太阳、少阴深入矣。《内经》谓∶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又谓∶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常从足 始。况人坐则以足置地,... 明灯医学 2022-03-01 2.1W #读医随笔
《读医随笔》 - 肺中伏风有专寒夹温不同 肺中伏风,有专寒者,有夹温者。专寒是口鼻吸受风寒于内,其证呛咳不已,入夜尤甚,为日稍久,肺气不能清肃,即挟水饮上犯,面目 肿,隐见青色。治之宜用温散,如桂枝、茯苓、干姜、细辛,皆要药也。夹温是先吸受... 明灯医学 2022-03-01 2.1W #读医随笔
《读医随笔》 - 汗病 西席汪幼纯先生,盱人也,家洪泽湖之蒋坝镇。一日为予言,吾乡有所谓汗病者,每发于三四月间,一人患此,即举家传染,同时并发。其证初起觉毛耸,即发热昏卧,不省人事,不言不动不食,但口渴索饮,日夜不休,若家... 明灯医学 2022-03-01 2.6W #读医随笔
《读医随笔》 - 少阳三禁辨 旧说谓∶胆为清净之腑,无出无入,故邪在少阳,禁汗、吐、下。此说相沿已久,不知始自何人,而不知其不通之甚也。夫五苓泻太阳之腑,承气泻阳明之腑,若少阳胆腑,诚无如此泻法矣。若少阳之经,本与诸经之气相通,... 明灯医学 2022-03-01 2.1W #读医随笔
《读医随笔》 - 表里俱病治各不同 表里俱病者,俱伤于邪也,非表邪实、里正虚之谓也。气者,六淫是也。试以寒热明其例。 表里俱寒者,治宜温中以散寒,里气壮而外邪可退矣。仲景于身体疼痛,下利清谷,先温其里,后攻其表者,是指示大法如此。其实... 明灯医学 2022-03-01 2.2W #读医随笔
《读医随笔》 - 论嚏 《金匮》痰饮篇曰∶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徐注曰∶肝与少阳胆为表里,所以主半表半里者,水气乘之,阴寒内束,故少阳气上出,冲击而嚏,如伤风然。喻注曰∶火气冲鼻,故嚏也。按《内经》肾主嚏,故凡太阳伤寒... 明灯医学 2022-03-01 2.2W #读医随笔
《读医随笔》 - 阴虚注夏阳虚注秋(并阳虚注夏) 凡人三四月,天气乍暑,腠理乍开,内气不胜其散,而为神昏、发热、体倦、不思食之症,谓之注夏,世医论之多矣。至于七八月间,暑气初收,新凉乍来,腠理乍闭,而内气久经夏汗外泄,其力孱弱,不能自充,多见肺气下... 明灯医学 2022-03-01 2.2W #读医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