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医随笔》 - 敛散并用 凡欲发汗,须养汗源,非但虑其伤阴,亦以津液不充,则邪无所载,仍不得出也。故桂枝汤中用芍药,或更加黄芩;麻黄汤中用杏仁,或更加石膏∶匪但意清内热,以为胃汁充盈,邪乃有所附而聚,聚乃可驱之使尽耳!故《伤... 明灯医学 2022-03-01 1.9W #读医随笔
《读医随笔》 - 论远志石菖蒲秦艽柴胡 昔人谓∶读书须从对面看。此语最有意味。远志、菖蒲,书谓开心气,世遂凡于心虚之证,皆避之如砒毒矣。殊不知书谓开心气者,以其味微辛而力缓,止能内开心气,不能外通肤表也。不然,如麻黄、细辛、桂枝者,岂不大... 明灯医学 2022-03-01 2.1W #读医随笔
《读医随笔》 - 敛降并用 凡治痢疾,用白芍、槟榔、木香、黄连者,此数药皆味极苦涩,性极沉降者也。因痢疾是湿热邪毒,旁渍肠胃细络夹膜之中,苦涩之味能吸而出之,随渣滓而俱下矣。故里急后重用此等药,攻下秽涎而病愈者,肠胃络膜之浊气... 明灯医学 2022-03-01 2.0W #读医随笔
《读医随笔》 - 石膏性用 石膏性寒,理直体重而气清,最清肺胃气分之热。而自仲景青龙、越婢方中用之,后世释本草者,遂谓力能发表。其说谓石膏理直,故能疏表,穿凿极矣。窃尝深体此物必能利湿,仲景方意,盖取其清热利小便也。后读《洄溪... 明灯医学 2022-03-01 2.1W #读医随笔
《读医随笔》 - 欲不可遏法宜疏肝健脾 肾主志,肝主怒,脾主思。凡肝热郁勃之人,于欲事每迫不可遏,必待一泄,始得舒快。此肝阳不得宣达,下陷于肾,是怒气激其志气,使志不得静也。肝以疏泄为性,既不得疏于上,而陷于下,遂不得不泄于下,泄之不止,... 明灯医学 2022-03-01 2.1W #读医随笔
《读医随笔》 - 敛散升降四治说略 凡风、寒、湿、热,散漫于周身之腠理者,无聚歼之术也,则因其散而发之;痰、血、水、食,结积于胃与二肠、膀胱之内者,已属有形,势难消散,则因其聚而泄之、渗之;邪在上脘,愠愠欲吐,是欲升不遂也,则因而吐之... 明灯医学 2022-03-01 2.2W #读医随笔
《读医随笔》 - 厥逆奔豚香港脚攻心 《内经》曰∶厥逆者,寒湿之起也。《千金方》及董及之谓此即香港脚。似矣。香港脚有风湿、寒湿之不同。风湿,多挟热也。又有奔豚,亦下焦寒湿证。皆邪气自下部鼓肝、肾之虚阳上冲于心,使真气离根而上浮,最为危急... 明灯医学 2022-03-01 2.1W #读医随笔
《读医随笔》 - 风厥痉痫(附中恶五尸) 《内经》论中风,皆指外中于风者,只是隐伤天地不正之气,如前所谓阴虚者,感温升之气而发病;阳虚者,感敛肃之气而发病是也。荣血耗燥,不与卫气相维,卫气衰散,无力自主,遂隐为空气暗风所持矣。张景岳毅然发“... 明灯医学 2022-03-01 2.0W #读医随笔
《读医随笔》 - 平肝者舒肝也非伐肝也 肝之性,喜升而恶降,喜散而恶敛。经曰∶肝苦急,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泄之。 肝为将军之官,而胆附之,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东垣曰∶胆木春升,余气从之,故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藉肝胆之气化以鼓舞... 明灯医学 2022-03-01 2.3W #读医随笔
《读医随笔》 - 利小便 世但知大便滑利之伤气,而不知小便滑利之更伤气也;但知小便频数之伤阴,而不知以二苓、泽泻、木通等强利小便,而小便并不能利者之更伤阳也。近日医家,惑于前人治病以小便清利为快捷方式之语,不拘何病,率用二茯... 明灯医学 2022-03-01 2.1W #读医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