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书》 - 凶证(十二) 痘未出而声哑嗾喉者不治。已出五日内见者亦不治。 痘未壮而先抓破无气血者不治。 痰涎壅盛气急者不治。 痘未出已出而神昏气促,躁乱不宁者不治。 腹痛而泻脓血者不治。 肌肉黎黑如被杖者不治。 浆水米粒不入... 明灯中医 2022-03-01 2.4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部位吉凶(九) 五脏之属,皆见于于面,故但察部位,可知吉凶。盖人之面部,左颊为肝,右颊为肺,额上为心,颏下为肾,鼻为脾土。又目为肝之窍,鼻为肺之窍,口为脾之窍,耳为肾之窍,舌为心之苗。若痘疹未出之先,但得面中诸部明... 明灯中医 2022-03-01 2.2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分气血(七) 一、气血各有所主。凡痘之终始,无非藉赖血气,但得血气充畅,则易出易收,血气不足,则变证百出,故治痘者,必当先顾血气。然气属阳,无形者也;血属阴,有形者也。故无形之属,皆气主之;有形之属,皆血主之。是... 明灯中医 2022-03-01 2.2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初辩痘证(二) 痘疹发热,大抵初时与伤寒相似。然伤寒之邪从表入里,故见各经之证,痘疹之毒则从里出表,故见五脏之证。如呵欠闷顿,肝证也;乍凉乍热,手足稍冷,多睡,脾证也;面燥腮赤,咳嗽喷嚏,肺证也;惊悸,心证也; 凉... 明灯中医 2022-03-01 2.0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总论(一) 痘疮一证,俗曰天疮,原其所由,实由胎毒内藏,而复因时气外触,其毒乃发,故传染相似,是亦天行疫疠证也。但考之《内经》则止言疡胗,即今斑疹之属也。故自越人、仲景、元化、叔和诸公皆无一言及痘,可见上古本无... 明灯中医 2022-03-01 2.1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小儿下论列方(三十七) 理中汤(热一) 理中丸(同上)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养中煎(新热四) 温胃饮(新热五) 六味地黄丸(补百二十) 理阴煎(新热三) 胃关煎(新热九) 八味地黄丸(补一二一) 四君子汤(补一) 五君子... 明灯中医 2022-03-01 2.0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变蒸(三十六) 巢氏云∶小儿变蒸者,以长血气也。变者上气,蒸者体热。钱仲阳曰∶变者,易也。小儿在母腹中,乃生骨气,五脏六腑成而未全。自生之后,即长骨脉、脏腑之神志,自内而长,自下而上。 故以生之日后三十二日一变蒸,... 明灯中医 2022-03-01 2.0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溺白(三十五) 小儿便如米泔,或溺停少顷变作泔浊者,此脾胃湿热也。凡饮食不节者多有此证,然亦有气虚下陷而然者。若脉证兼火者,当清利,宜导赤散,或四味肥儿丸。若饮食过伤兼胀滞者,宜保和丸、大安丸。若形气不足,或黄瘦,... 明灯中医 2022-03-01 2.1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小儿诊治大法(十) 凡小儿之病,本不易察,但其为病之源,多有所因,故凡临证者,必须察父母先天之气,而母气为尤切。 如母多火者,子必有火病;母多寒者,子必有寒病;母之脾肾不足者,子亦如之。凡骨软行迟,齿迟语迟,囟门开大,... 明灯中医 2022-03-01 2.0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颜色(八) 脉要精微论曰∶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 玉版... 明灯中医 2022-03-01 2.4W #景岳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