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书》 - 喘促 经义 《至真要大论》曰∶诸气 郁,皆属于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脉解篇》曰∶阳明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脏腑间,故为水也。少阴所谓呕咳上气喘者,阴气在下,阳... 明灯中医 2022-03-01 1.7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咳嗽 经义 《咳论》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 明灯中医 2022-03-01 1.6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三消干渴 经义 《阴阳别论》曰∶二阳之病发于脾,其传为风消。二阳结谓之消。 《气厥论》曰∶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 《五变篇》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本藏篇》曰... 明灯中医 2022-03-01 1.7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怔忡惊恐 经义 《平人气象论》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详前脾胃门)《阴阳应象大论》曰∶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金匮真言论》曰... 明灯中医 2022-03-01 1.6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饮食门 经义 《平人气象论》曰∶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 《营卫生会篇》曰∶人受气于谷,... 明灯中医 2022-03-01 1.7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暑证 经义 《热论》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暑,汗,烦则喘满,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刺志论》曰∶气盛身寒,得之伤寒... 明灯中医 2022-03-01 1.8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瘴气 论证 瘴气,惟东南之域乃有之。盖岭南地气卑湿,雾多风少,且以冬时常暖,则阴中之阳气不固,夏时反凉,则阳中之阴邪易伤,故人有不知保重而纵欲多劳者,极易犯之,以致发热头痛,呕吐腹胀等证。盖重者即伤寒,轻... 明灯中医 2022-03-01 1.4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瘟疫 经义 《阴阳应象大论》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热论篇》帝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 明灯中医 2022-03-01 1.4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汗证 经义 《阴阳应象大论》曰∶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 《宣明五气篇》曰∶心为汗。 《阴阳别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 《评热病论》曰∶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 《决气篇》曰∶津脱者,腠理开... 明灯中医 2022-03-01 1.5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风痹 经义 《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为骨痹,以春遇此为筋痹,以夏遇此为脉痹,以至阴遇此为肌痹,以秋遇... 明灯中医 2022-03-01 1.6W #景岳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