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书》 - 吐蛔(五十一) 凡治伤寒,若见吐蛔者,虽有大热,忌用凉药,犯之必死。盖胃中有寒,阳气弱极,则蛔逆而上,此大凶之兆也。急用炮姜理中汤一服,加乌梅二个,花椒一、二十粒,服后待蛔定,然后以小柴胡或补中益气等剂,渐治其余。... 明灯中医 2022-03-01 1.8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劳力感寒(四十六) 凡因辛苦劳倦而病者,多有患头痛发热恶寒,或骨腿酸疼,或微渴,或无汗,或自汗,脉虽浮大而无力,亦多紧数,此劳力感寒之证,即东垣云内伤证也。宜补中益气汤,或补阴益气煎,及五福饮等剂为良,所谓温能除大热,... 明灯中医 2022-03-01 2.0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虚证(四十七) 仲景曰∶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是寒热之有虚也。曰∶其人本虚,是以发战,是战汗之皆因虚也。曰∶耳聋无闻者,阳气虚也。曰∶面赤戴阳者,阴不足也。曰∶无阳不能作汗,必身冷而脉迟也。曰∶客热不能杀谷,胃中... 明灯中医 2022-03-01 1.6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衄血(四十一) 杂病衄血,责热在里;伤寒衄血,责热在表。《论》曰∶伤寒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发其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曰∶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此以伤寒之衄,为其热不在里,在表... 明灯中医 2022-03-01 2.0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病宜速治(三十二) 凡人有感冒外邪者,当不时即治,速为调理,若犹豫隐忍,数日乃说,致使邪气入深,则难为力矣。惟小儿女子,则为尤甚。凡伤寒之病,皆自风寒得之,邪气在表,未有温覆而不消散者,若待入里,必致延久。一人不愈,而... 明灯中医 2022-03-01 2.6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呕吐哕证(四十五) 呕者,有声无物;吐者,吐出食物也。呕者有寒有热,吐则皆因胃寒也。凡呕而发热烦闷者,邪热为呕也。 呕而吞酸冷咽,涎沫FS FS 一者,寒邪为呕也。大抵伤寒表邪将传入里,里气相逆则为呕,是以半表半里之邪... 明灯中医 2022-03-01 1.8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胸胁腹满(四十四) 凡邪气自表传里,必先入胸膈,以次渐从胁肋而后入胃,邪气入胃,乃为入腑,是以胸满者犹属表证,胁满则半表半里也。大抵胸胁满者,以邪气初入于里,气郁不行,所以生满,尚未停聚为实,故但从和解,以小柴胡之属则... 明灯中医 2022-03-01 2.3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热入血室(四十三) 《论》曰∶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是兼男女而言也。曰∶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曰∶妇人中风,脉迟身凉,... 明灯中医 2022-03-01 1.8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阴厥阳厥(三十九附脏厥蛔厥) 厥有二证,曰阳厥,曰阴厥也。阳厥者,热厥也,必其先自三阳传入阴分,故其初起,必因头疼发热,自浅入深,然后及于三阴,变为四肢逆冷,或时乍温,其证必便结躁烦,谵语发渴,不恶寒,反恶热,脉沉有力。此以传经... 明灯中医 2022-03-01 1.6W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 谵语郑声(四十) 《论》曰∶实则谵语,虚则郑声,此虚实之有不同也。夫谵语郑声,总由神魂昏乱而语言不正,又何以分其虚实?但谵语者,狂妄之语也;郑声者,不正之声也。谵语为实,实者邪实也。如伤寒阳明实热,上乘于心,心为热冒... 明灯中医 2022-03-01 1.8W #景岳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