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 - 钩割针烙说 钩割针烙四者。犹斩刈之刑。剪戮凶顽之法也。如钩。先须识定何处。皮肉筋脉浮浅。而手力亦随病轻重行之。如针。先须识定内障证候可针。岁月已足。气血宁定者。方与之针。庶无差误。针后当照证内治其本。或补或泻。... 明灯中医 2022-03-02 1.9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点服药说 病有内外。治各不同。内疾已成。外证若无。点之何益。外有红丝赤脉。若初发乃微邪。退后乃余贼。点亦可消。服之犹愈。内病始盛而不内治。只泥外点者。不惟徒点无功。且有激发之患。内病既成。外病已见。必须内外夹... 明灯中医 2022-03-02 1.9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开导说 开导之法。盖由阴虚火盛。经络郁滞。不得通畅而设。其处有五。谓迎香。内睥。上星。耳际左右。两太阳穴也。内睥。正队之冲锋也。其功虽迟。渐收而平顺。两太阳。击其左右翼也。其功次之。上星穴。绝其饷道也。内迎... 明灯中医 2022-03-02 1.7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脱肛(谷道痒痛) 难经云。出者为虚。肛门之脱。非虚而何。况大肠与肺为表里。肺脏蕴热则闭。虚则脱。须升举而补之。慎不可用坠气之药。产育及久痢用力过多。小儿气血未壮。老人气血已衰。故多患此疾。是气虚不能约束禁固也。大剂补... 明灯中医 2022-03-02 1.9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交肠 交肠之病。大小便易位而出。或因醉饱。或因大怒。遂致遂脏气乖乱。不循故道。法当宣吐以开提其气。宜五苓散加木香以探之。肥盛多痰者。二陈汤加枳实、木香以探之。使阑门清利。得司泌别之职则愈矣。 石顽曰。交肠... 明灯中医 2022-03-02 1.8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小便不禁(小便频数遗溺) 王节斋曰。小便不禁。或频数。古方多以为寒。而用温涩之药。殊不知阴虚属热者多。盖火邪妄动。水不得宁。故不能禁而频数也。是以老年人多频数者。是膀胱血少。阳火偏旺也。治法宜滋肾水真阴。补膀胱津液为主。而佐... 明灯中医 2022-03-02 1.9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前阴诸疾 (阴缩 阴纵 阴痿 阴冷 阴肿痛 阴中痒) 前阴所过之脉有二。一曰肝脉。二曰督脉。经云。足厥阴之脉。入毛中。过阴器。抵少腹。 是肝脉之所过也。又云。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循阴器。... 明灯中医 2022-03-02 1.9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淋 金匮云。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 大便必坚。小便即数。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栝蒌瞿麦丸主之。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 明灯中医 2022-03-02 2.3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小便不通(闭癃) 经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 明灯中医 2022-03-02 2.2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痢 内经云。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 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 。 贼风不云实邪。而言虚邪者。以邪之所... 明灯中医 2022-03-02 1.9W #张氏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