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 - 身体痛 体痛为一身尽痛。伤寒霍乱。中暑阴毒。湿痹痛痹。皆有体痛。但看兼证。及问因诊脉而别之。治法分见各门。其流连难已者。于此求之。寒而身痛。痛处常冷。或如湿状。甘草附子汤。内伤劳倦。兼风湿相搏。一身尽痛。补... 明灯中医 2022-03-02 1.9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腿痛(大股痛) 腿痛亦属六经。前廉为阳明。白芷、升麻、干葛为引经。后廉太阳。羌活、防风。外廉少阳。 柴胡、羌活。内廉厥阴。青皮、吴茱萸。内前廉太阴。苍术、白芍。内后廉少阴。独活、泽泻。痛有血虚血寒。寒湿风湿。湿热流... 明灯中医 2022-03-02 2.0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腰痛 (腰酸 腰软 腰胯痛) 经云。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巨阳虚则头项腰背痛。(此二条言证之虚。)膀胱之脉。挟脊抵腰。故挟脊痛。腰似折。(此一条言邪之实。) 按内经言太阳腰痛者。外感六气也。言肾... 明灯中医 2022-03-02 2.2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头痛 (头风 雷头风 眉棱风痛 真头痛 头重 头摇 颈项强痛 天白蚁) 经云。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头痛... 明灯中医 2022-03-02 1.8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面痛 面为阳明部分。而阳维起于诸阳之会。皆在于面。故面痛皆因于火。而有虚实之殊。暴痛多实。 久痛多虚。高者抑之。郁者开之。血热者凉之。气虚者补之。不可专以苦寒降火为事。许学士治鼻间痛。或麻痹不仁。如是数年... 明灯中医 2022-03-02 2.0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吐血(有误) (呕血 唾血 咳血 咯血 血溢 九窍出血) 缪仲淳曰。吐血有三诀。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循经络者。气逆上壅也。行血则循经络。 不止自止。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恶食。病日痼矣。宜补肝。不宜伐肝。经曰。... 明灯中医 2022-03-02 1.9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诸痛 素问云。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脉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 明灯中医 2022-03-02 1.9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蓄血 夫人饮食起居。一失其节。皆能使血瘀滞不行也。衄者。血蓄上焦。犀角地黄汤。心下手不可近者。血蓄中焦。桃核承气汤。脐腹下肿大便黑者。血蓄下焦也。抵当汤丸、下瘀血汤。及代抵当汤。随轻重选用。三焦蓄血。俱见... 明灯中医 2022-03-02 1.8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衄血 (大衄 舌衄 齿衄 耳衄 眼衄 肌衄) 衄者。血从经络中渗出而行于清道也。伤寒衄血。责热在表。有麻黄、越婢等法。杂病衄血。 责热在里。经络热甚。阳气壅重。迫血妄行而出于鼻。从无发散之理。若因七情喜怒... 明灯中医 2022-03-02 2.1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溲血 经云。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可知溺血之由。无不本诸热者。多欲之人。肾阴亏损。下焦结热。血随溺出。脉必洪数无力。治当壮水以制阳光。六味加生牛膝。溺血不止。牛膝一味煎膏。不时服之。有气虚不能摄血者。玉... 明灯中医 2022-03-02 1.8W #张氏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