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 - 胃脘痈 内经病能论云。人病胃脘痈。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 马仲化云。胃为水谷之海。其经多气多血。脉见右关。本宜洪... 明灯中医 2022-03-02 1.8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吐血 (呕血 唾血 咳血 咯血 血溢 九窍出血) 缪仲淳曰。吐血有三诀。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循经络者。气逆上壅也。行血则循经络。 不止自止。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恶食。病日痼矣。宜补肝。不宜伐肝。经曰。... 明灯中医 2022-03-02 2.1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关格 灵枢云。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营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营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营。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阴阳易位。病名关格。多不可治。若邪气留着而致者。犹可治之。舌上苔白... 明灯中医 2022-03-02 1.9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呃逆(噫气、诸逆冲上) 刘宗浓曰。呃逆有虚有实。有火有痰有水气。不可专作寒论。盖伤寒发汗吐下后。与泻利日久。及大病后。妇人产后有此证。皆属脾胃大虚。若因痰水停积心下。或因暴怒气逆痰厥。或伤寒热病失下。则皆属热也。夫水性润下... 明灯中医 2022-03-02 1.9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反胃 金匮云。问曰。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今... 明灯中医 2022-03-02 1.9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肺痿(肺胀) 金匮云。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 明灯中医 2022-03-02 2.0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积聚 经云。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涩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 有身体髀股 皆肿。环脐而痛。名曰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不可动之。... 明灯中医 2022-03-02 2.0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气 沙篆曰。经云。诸痛皆因于气。百病皆生于气。子和曰。天地之气。常则安。变则动。人并天地之气。五运佚侵于外。七情交战于中。是以圣人啬气如持至宝。庸人役物而反伤太和。此轩岐所谓诸痛皆因于气。百病皆生于气。... 明灯中医 2022-03-02 2.1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鼓胀 灵枢胀论云。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水胀云。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 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浓。按其腹。 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夫胀者。皆在... 明灯中医 2022-03-02 1.9W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 痞满 丹溪云。痞与否同。不通泰也。由阴伏阳蓄。气与血不运而成。处心下。位中央。 满痞塞者。皆土之病也。与胀满有轻重之分。痞则内觉痞闷而外无脉急之形也。有中气久虚。不能营运精微为痞者。有过服消克。不能舒化饮... 明灯中医 2022-03-02 1.9W #张氏医通